如何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一、端正学习态度、正视检查意义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要充分认识到答题或者做事情之后检查的重要作用,要使学生对自己错误的特点和习惯进行这样可以使学生在遇到最可能发生问题的地方就会多加留心和注意,这时“错误”就会通过学生的检查而无所遁形了。检查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认真读审题目、细心落笔答题
正确审题是做对题的关键。要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在审题时,把重点的字、词点出来,要明确题目让我们做什么;一道题到底有几个要求,每个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步一步地有序完成。
三、掌握检查方法、熟练进行检查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在答题后,不是没有去检查,而是“不会”检查。每次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很多孩子看是在“拼命”地检查,如果教师仔细观察或者向他们进行询问时,就不难发现,他们都是用眼睛看来看去,内心的思维却总是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的,所以这种检查就没有意义,也毫无效果。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
1、对于学生解答计算题类型的,引导学生用草稿纸把原来的解答过程遮住,然后一道一道地重新读审题目,并计算一遍。在这儿一定要摒弃想当然的态度,接着看前后两次的计算结果是否相同,如果与第一次计算结果没有出入,相同的就检查下一题。如有不同则再重复检查,看究竟是哪一次解答时出错,找出错误原因再决定选择哪一种解答方法。
2、对于学生做解决问题类的,采取把计算结果代入已知条件里看是否满足题目要求的办法进行检查演算。
四、长期反复磨练、自然形成习惯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