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唐代的煎茶法有哪些步骤

唐代的煎茶法有哪些步骤

发表时间:2024-09-19 01:48:58 来源:网友投稿

唐代煎茶法是始记于陆羽《茶经》的一种茶叶烹煎方法,其茶主要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候汤初沸加盐,二沸投茶,加以环搅,三沸则止。唐人已经开始追求茶叶的色香味形,讲究用水的清洁甘冽,使用活火,以及讲究饮茶环境的雅静和美。

第一道:焚香备器

唐代煎茶茶具按照陆羽《茶经》上所述,有24件之多。但主要的茶具有:风炉:烧水煮茶用。釜:盛水烧水煎茶用。茶夹:夹住饼茶在火上炙烤。火夹:夹木碳用。贮茶筅子:贮放烤后的茶饼。茶碾:碾碎已经炙好的团饼茶。拂末:括拂碾中茶末。罗合:用纱绢制成的筛网,过筛后茶末更细。盐簋:贮放煎茶用盐。茶则:根据水量量取茶末。竹夹:煎茶时搅拌茶汤用。茶碗:盛茶汤品饮的容器。

第二道:炭薪生炉

烤茶饼煎茶汤的火最好用木炭,其次用劲薪。染上腥膻油腻气味的炭或是有油烟的柴以及朽木都不能用。

第三道:缓火炙茶

用茶夹将饼茶取出,用文火缓缓炙烤,不停翻动,等到烤出突起的像蛤蟆背上的小疙瘩,然后离火五寸,一直烤出茶香,饼冒热气为度。炙烤好的茶饼,要趁热用纸袋贮藏好,不让茶的香气散失。

烤好后趁热用纸袋装起来,使它的香气不致散发。

第四道:轻捶慢敲

待纸袋中茶饼冷却后,用木捶隔袋敲碎茶饼,可以防止茶饼末四处散落。

第五道:金刚碾末

炙烤过的饼茶,待冷却捶碎后要碾成茶末。陆羽认为末之上者,其屑如细末,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第六道:拂尘细罗

将碾细的茶用拂末扫出置入罗合中过筛,得到茶末。

第七道:龟盒候用

将罗好的茶末置入龟盒或竹盒之内备用。

第八道:活泉煮水

唐代陆羽认为,煮茶之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最好选取乳泉石池漫流之水。并将所取水用滤水囊过滤,澄清,去掉泥淀杂质,放在水方之中,置瓢,杓其上。

煮水用一种大口的锅,称为鍑,注水于锅中。

活火煎茶活是指炭火之有焰者。

第九道:煎茶三沸

煎茶的关键在于掌握水的“三沸”。唐代名僧皎然曾说“候汤最难”,水温低过嫩茶味很淡,水温高过老味苦涩。

当开始出现鱼目蟹眼般气泡,并微微有声时,为第一沸。

这时可以调盐,目的在于调和茶味,现代人喝茶的口味要求与古人相较而言大相径庭,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酌情调盐,取一瓢水尝味道,尝过的水应倒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