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关于赏梅品茶的诗句

关于赏梅品茶的诗句

发表时间:2024-09-19 23:27:02 来源:网友投稿

1.关于品茶的诗词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张继《山家》

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陶振《咏孟端溪山渔隐长卷》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吴文英《无闷·催雪》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裴迪《西塔寺陆羽茶泉》

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储光羲《吃茗粥作》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皇甫冉《寻戴处士》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午醉醒来红日欲平西,一碗新茶乳面肥。——王之道《南乡子(寄和潘教授元宾喜晴)》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大须《暮雪》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李涛《春昼回文》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2.关于品茶的诗词欧阳修的《双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高启《采茶词》: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巫祯来咏茶诗词选

茶颂

人谓百花好我称茶独王。

一杯清肺腑入梦亦留香。

茶珍

年年岁岁品茶新,岁岁年年会故人。

好友好茶相悦处,好诗好意独自珍。

茶与书

书斋是我家家里备茗茶。

茶味溶书味好香不用夸。

对饮

好酒须同酌奇思在独行。

佳茗宜对饮情景映杯生。

赏梅品茶

一树老梅三两枝,四花五瓣开却迟。

六壶七盏八方友,九里茶香十首诗。

饮茶

四十笑称翁饮茶沐晚风。

翻书匆过眼滋味入心中。

新法品茶

都市无山水肆中购矿泉。

电壶腾雾气俗市暂称仙。

题牡丹茶壶图

富贵花前泡苦茶,人生乐处莫常夸。

酸甜辛辣都尝遍,何事不能做到家。

3.关于品茶时的专用诗句有哪些1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但是生;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

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特别是“唯有两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2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

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3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茶诗》茶。

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是一道饶有趣味的诗,在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而茶可洗尽古今人不倦,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4关于采茶的,我们来看唐朝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节选):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暮春时节的清晨,那时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在山寺后的绿茶丛中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让人感受到的是幻术般的露的芬芳和风雅发生。煮茶、煎茶需要洁净的茶具,5“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唐·陆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联句》),6“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茶盏》);讲究用轻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清高鹗在《茶》中就曾写道:7“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

晴窗分乳后(分乳即泡茶),寒夜客来时”;更需水沸适度:8“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煮茶》),所以煮茶的过程是别具情趣的,其中宋代苏轼的那首9《汲江煎茶》,刻画情景细致入微,又兼传神写意,颇有独到处: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凄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到江边汲水,江畔寂寥无人,正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

踩在钓石上用瓢舀水,月影随入;小杓。

4.关于写梅花的诗句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朝中措·梅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

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

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北坡梅开久一株独不著花立春日放一枝戏作日日来寻坡上梅,枯槎忽见一枝开。

广寒宫里长生药,医得冰魂雪魄回。别梅竹篱数掩傍鱼矶,万点梅花掠地飞。

正喜巡檐来索笑,已悲临水送将归。影横月处愁空绝,子满枝时事更非。

自古情锺在吾辈,尊前莫怪泪沾衣。长溪东山容老索月谷幽赏诗幽赏梅人间底处无明月,只要青山为发挥。

林里枝寒无鹊立,水边路白有僧归。嘲梅未开梅蕊如红稻,中藏无尽香。

何时来鼻境?更待几番霜。城南王氏庄寻梅涸池积槁叶,茆屋围疏篱。

可怜庭中梅开尽无人知。寂寞终自香孤贞见幽姿。

雪点满绿苔零落尚尔奇。我来不须晴微雨正相宜。

临风两愁绝日暮倚筇枝。城南寻梅得句四首老子今年嬾赋诗,风光料理鬓成丝。

青羊宫里春来早,初见梅花第一枝。黯淡江天雪欲飞,竹篱数掩傍苔矶。

清愁满眼无人说,折得梅花作伴归。青烟漠漠暗西村,问讯梅花置一尊。

冷淡生涯元不恶,却嫌歌吹合江园。古梅梅花吐幽香,百卉皆可屏。

一朝见古梅梅亦堕凡境。重叠碧藓晕夭矫苍蚪枝。

谁汲古涧水养此尘外姿?故蜀别苑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梅至多有两大树夭矫若龙相传之梅龙予初至蜀为作诗自此岁常访之今复赋一首丁酉十一月也昔年曾赋西郊梅,茫茫去日如飞埃。即今衰病百事嬾,陈迹未忘犹一来。

蜀王故苑犁已遍,散落尚有千雪堆。珠楼玉殿一梦破,烟芜牧笛遗民哀。

两龙卧稳不飞去,鳞甲脱落生莓苔。精神最遇雪月见,气力苦战冰霜开。

羁臣放士耿独立,淑姬静女知谁媒。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

苍然老气压桃杏,笑我白发心尚孩。微风故为作妩媚,一片吹入黄金罍。

观梅至花泾高端叔解元见寻春暖山中云作堆,放翁艇子出寻梅。不须问讯道傍叟,但觅梅花多处来。

春晴闲过野僧家,邂逅诗人共晚茶。归见诸公问老子,为言满帽插梅花。

红梅苎萝山下越溪女,戏作长安时世妆。白白朱朱虽小异,断知不是百花香。

云里溪头已占春,小园又试晚妆新。放翁老去风情在,恼得梅花醉似人。

湖山寻梅镜湖渺渺烟波白,不与人间通地脉。骑龙古仙绝火食,惯住空山啮冰雪。

东皇高之置度外,正似人中巢许辈。万木僵死我独存,本来长生非返魂。

小雪湖上寻梅时,短帽乱插皆繁枝。路人看者窃相语:此老胸中常有诗。

归来青灯耿窗扉,心镜忽入造化机。墨池水浅笔锋燥,笑拂吴笺作飞草。

梅若耶溪头春意悭,梅花独秀愁空山。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

仙去要令天下惜,折来聊伴放翁闲。人中商略谁堪比,千载夷齐伯仲间。

梅三十三年举眼非,锦江乐事祗成悲。溪头忽见梅花发,恰似青羊宫里时。

梅俗事常妨把一杯,等闲开过小园梅。自伤惟有寻春梦,百舌无情又唤回。

梅村野人家小憩正遣清诗觅菊栽,穿云涉水又寻梅。万牛不挽新愁去,一鸟还惊午梦回。

老愧逢人说幽愤,穷能随事学低摧。江边漂母何为者?无食王孙未易哀。

梅花冰崖雪谷木未芽,造物破荒开此花。神全形枯近有道,意庄色正知无邪。

高坚政要饱忧患,放弃何遽愁荒遐。移根上苑亦过计,竹篱茅屋真吾家。

平生自嫌亦自许,妙处可识不可夸。金樽翠杓未免俗,篝火为试江南茶。

梅花家是江南友是兰,水边月底怯新寒。画图省识惊春早,玉笛孤吹怨夜残。

冷淡合教闲处著,清臞难遣俗人看。相逢剩作樽前恨,索笑情怀老渐阑。

梅花造物作梅花,毫发无遗恨。楚人称芳兰细看终不近。

梅花五年作竹梢,十年作梅枝。九泉子廉子此语今谁知?梅花欲舆梅为友,常忧不称渠。

从今断火食饮水读仙书。梅花春信今年早,江头昨夜寒。

已教清彻骨更向月中看。梅花江上梅花吐,山头霜月明。

摩挲古藤杖三友可同盟。梅花老厌纷纷渐鲜欢,爱花聊复客江干。

月中欲与人争瘦,雪后偷凭笛诉寒。野艇幽寻惊岁晚,纱巾乱插醉更阑。

尤怜心事凄凉甚,结子青青亦带酸。梅花月地云阶暗断肠,知心谁解赏孤芳。

相逢只怪影亦好,归去始惊身染香。渡口耐寒窥净绿,桥边凝怨立昏黄。

与卿俱是江南客,剩欲尊前说故乡。梅花玄冥行令肃冰霜,墙角疏梅特地芳。

屑玉定烦修月户,堆金难买破天荒。了知一气环无尽,坐笑千林冻欲僵。

力量世间谁得似,挽回岁律放春阳。梅花折得名花伴此翁,诗情恰在醉魂中。

高标不合尘凡有,尤物真穷造化功。雾雨更知仙骨别,铅丹那悟色尘空。

前身姑射疑君是,问道端须顺下风。梅花五十年间万事非,放翁依旧掩柴扉。

相从不厌闲风月,只有梅花与钓矶。梅花山村梅开处处香,醉插乌巾舞道傍。

饮酒得仙陶令达,爱花欲死杜陵狂。梅花一花两花春信回,南枝北枝风日催。

烂熳却愁零落近,丁宁且莫十分开。梅花广寒官中第一仙,情深不碍韵超然。

劝君莫作儿女态,但向花前倾玉。

5.有没有有关品茶的诗词中国历代咏茶诗词不下数千首,现辑录部分名作如下:西晋左思的《娇女》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心为茶荈剧。

吹嘘对鼎”。张载的《登成都楼》:“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孙楚的《孙楚歌》:“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

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白居易的《即事》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等等;袁高的《茶山诗》:黎甿辍农桑,采摘实苦辛。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

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

欧阳修的《双井茶》诗: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写过茶诗几十首,而用回文写茶诗,也算是苏氏的一绝。

在题名为《记梦回文二首并叙》诗的叙中,苏轼写道:“十二月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为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睡碧衫\',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云。”

从“叙”中可知苏东坡真是一位茶迷,意连作梦也在饮茶,怪不得他自称“爱茶人”,此事一直成为后人的趣谈。诗曰:其一: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睡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其二: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诗中字句顺读倒读,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

苏轼用回文诗咏茶,这在数以千计的茶诗中,实属罕见。陆游在他的《晚秋杂兴十二首》诗: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愧谈生涯。

聊将横浦红丝碨,自作蒙山紫笋茶。杨万里的《以六一泉煮双井茶》:日铸建溪当近舍,落霞秋水梦还乡。

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明代高启的《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六下江南,曾五次为杭州西湖龙井茶作诗,其中最为后人传诵的是《观采茶作歌》诗: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

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

6.求跟茶有关的古诗,古文,需要表达品茶的乐趣或深意的诗句~一诗1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但是生;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

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特别是“唯有两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2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

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3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茶诗》茶。

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是一道饶有趣味的诗,在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而茶可洗尽古今人不倦,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4关于采茶的,我们来看唐朝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节选):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暮春时节的清晨,那时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在山寺后的绿茶丛中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让人感受到的是幻术般的露的芬芳和风雅发生。煮茶、煎茶需要洁净的茶具,5“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唐·陆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联句》),6“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茶盏》);讲究用轻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清高鹗在《茶》中就曾写道:7“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

晴窗分乳后(分乳即泡茶),寒夜客来时”;更需水沸适度:8“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煮茶》),所以煮茶的过程是别具情趣的,其中宋代苏轼的那首9《汲江煎茶》,刻画情景细致入微,又兼传神写意,颇有独到处: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凄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到江边汲水,江畔寂寥无人,正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

踩在钓石上用瓢舀水,月影随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