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秦代宰相职称的变化

秦代宰相职称的变化

发表时间:2024-10-03 22:19:43 来源:网友投稿

秦朝初期宰相称为“丞相”,是最高的官职,负责全国政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三公”,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并称,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汉初沿袭秦制,仍称丞相。汉武帝时改称“大司徒”,后又改称“丞相”。东汉末年丞相权力逐渐削弱,到三国时期,宰相职称改为“司徒”、“司空”、“司马”,分别掌管不同的政务。魏晋南北朝时期,宰相职称多称“丞相”,但权力较汉初有所减弱。隋唐时期宰相职称多为“中书令”、“侍中”,掌管机要政务。宋元时期宰相职称多称“中书令”、“宰相”,权力逐渐向皇帝集中。明清时期宰相制度逐渐被废除,不再设立宰相职称。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