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勤俭节约的古代小故事3个

勤俭节约的古代小故事3个

发表时间:2024-10-06 00:19:07 来源:网友投稿

孔子借米 孔子年轻时,家境贫寒。一日孔子向邻居借米,邻居问他要多少,孔子回答:“一斗足矣。”邻居笑他太小气,孔子却解释道:“一斗足够我煮粥,若过多,则浪费。”孔子以此教导弟子,生活应知足,不可浪费。

荀子节省灯油 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提倡节俭。有一次荀子深夜读书,灯油快用完,他不想浪费,便用破布蘸油点燃,继续读书。荀子的节俭行为,影响了后世许多学者。

苏轼买鞋 苏轼任官时,生活简朴。一次苏轼看到一双新鞋,非常喜欢,便询问价格。得知价格昂贵后,苏轼放弃了购买,心想:“这双鞋不如我脚上的那双。”苏轼的行为,体现了他的节俭美德。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