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革兰染色的原理

革兰染色的原理

发表时间:2024-10-15 20:19:34 来源:网友投稿

革兰染色是一种微生物学中常用的染色技术,用于区分细菌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原理在于利用细菌细胞壁的差异。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较厚,含有大量的肽聚糖,所以能够保留染料。首先细菌样本被固定在玻片上,然后浸入初染液(如结晶紫)中,细菌细胞被染成紫色。接下来加入碘液,碘与初染液形成复合物,进一步嵌入细胞壁中。最后用酒精冲洗,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因为结构紧密,酒精不能破坏其染色,所以保持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酒精能溶解其脂质层,使碘-结晶紫复合物被洗出,再染上复染液(如番红)呈红色。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观察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差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