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杜甫作品安史之乱前后对比两首诗

杜甫作品安史之乱前后对比两首诗

发表时间:2024-11-29 04:23:14 来源:网友投稿

杜甫的《春望》与《登高》是两首反映安史之乱前后景象的诗作。《春望》写于公元759年,即安史之乱后期,诗中描绘了国都长安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己流离失所的无奈。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战乱后荒芜的景象。

而《登高》则写于公元761年,安史之乱已经结束,诗中诗人登高望远,感慨万千。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描绘了战后自然景观的萧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这两首诗反映了杜甫对安史之乱前后景象的真实记录,展现了他深沉的家国情怀。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