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考研难度
医学生考研难度
以下是医学生考研难度等等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医学生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不同学校难度不同。一般不需要考数学。一般医学生考研初试科目为:英语、政治、专业课【除中医专业外,一般为西医综合: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
考研复习建议:
1、英语主要是复习单词和长难句的阶段。在这一段时间,一定要把单词的基础打牢。如果没有把单词记牢,那么后面的复习就会手忙脚乱了。这段时间至少单词要复习两至三遍。在学习单词的基础上,开始学习长难句,学会翻译,刚开始不用快准狠,但是争取顺利地把基本意思翻译出来。这段时间还要进行一定的英语阅读,就当看故事一样好了。这段时间不要急于做模拟题。
2、专业课这段时间是通读专业课本的时间。如果考的是本校本专业,那么这一个阶段可以暂时不用复习专业课。学习专业课要本着把薄书读厚的原则,熟悉课本的体系构架。主要内容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并且对课本知识进行扩充。
医学生考研复习
1.知识点细碎分散,且不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着极强的干扰,比如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是尿素合成的关键酶,而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I则是嘧啶合成的关键酶,结核肉芽肿,梅毒肉芽肿和慢性血吸虫肉芽肿里各类炎性细胞类似而又不同的分布。这些相互干扰的考点经常会让你焦头烂额,顾此失彼。
2.不同课程之间极强的关联性,比如,如果你生理学里有关细胞生物电机制的内容没搞懂,内科学里心律失常的部分你一定一塌糊涂,诊断里的心电图就更不用提了。如果你对血液循环系统一头雾水,那么所有涉及水肿,腹水,充血的症状你都难以有一个很好的把握。这些课程之间暧昧的关联会把你在基础部分的缺陷无限放大,逼得你只能用死记硬背去应对繁杂的考点,而我们大家都知道人的记忆力有多么不可靠。
3.学习者难以对西医综合有准确的自我评估,如果你在学英语,你会很容易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不错的把握,因为单词就在那里,只有两种可能,认识或不认识。而西医综合各个知识点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你没办法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细胞间的信号传导你学会了吗,当然没有,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完全了解,那你学懂多少才能保证不会对学习接下来的内容产生阻碍呢,50%够么?还是60%呢?
医学生考研原因
1.就业人数上升,就业率日趋下降
由于高等医学院校连年扩大招生规模,医学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人才供需之间的天平也越来越失衡,医学毕业生也不例外。
各层次医学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变为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过于求。重点院校比普通院校就业率要高;同一所学校内各专业就业率也有差异,预防、影像学、麻醉学和检验需求旺盛但毕业生少,临床等专业毕业生多但需求不旺,前者就业率略高于后者。但总的看来医学生一次就业情况正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心城市更是难以插足。
2.新增岗位不足,且层次逐渐拉高
经过多年的不断培养和补充,城市的医疗人才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有的还出现了饱和或超编,很多医疗机构正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和调整,用人指标有限,难以大量接受毕业生。而医学生都渴望进入中心城市的大医院工作,但是目前大部分二甲以上医院现有医疗人员数量饱和,要想进入比较困难。大医院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比较高,除了个别岗位和特别出色的人才,大医院的临床科室人员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李系仁介绍,大医院要硕士、博士,目前这种用人取向全国都如此,本科生多为麻醉、影像、检验等专业部门接收。其他学历的除非是特别出色的,否则不予考虑。因为现有医疗人员数量已经饱和,招人,就是想提高质量。一家医院的人事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该院博士将享受人才引进待遇,硕士研究生享受的是计划内指标,而本科生实行的是聘用制。
3.逃避就业现实,转而走考研考博之路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毕业生也做好了两手准备,一边找工作,一边准备考研,这或许就是在逃避就业现实。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这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考研也就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既能在校园里继续享受单纯的生活,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暂时有效地规避现实的就业压力。根据了解目前,考研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最多的选择,考研人多,落选的自然也多,所以连续考几年的也大有人在。在许多医学院校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不就业族。不就业族中大部分人想考研,小部分是想申请出国留学或自主创业。在沈阳医学院,有一个班级90%的学生选择了考研,尤其是医疗专业的女生。他们说现在医疗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很难留在大医院,他们要通过考研摆脱现有就业困境。许多同学表示,研究生是非考上不可,今年考不上,明年继续考。考研、出国留学已经被医学院校大本学生们认为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
医学生考研需要知道的事
要不要考研
目前来看考研是势在必行,本科学历很难找到好一点的医院,而且本科毕业后要规培,专硕自带规培,还能拿一个硕士研究生学位,虽说现在已有本科规培后获得硕士学位的相关新政,但是如何操作,怎么申请目前还不明朗,可以说是形势逼着医学生去考研。
也有很多同学基于自身爱好,不打算从医,而是走科研线路,将来去个学校教书搞科研,那博士已经是标配了,基础医学的硕士进一些专科院校已经不那么容易,几年后将会更难。
如何选择学校和导师
选什么样的学校,这个问题和能考多少分挂钩。能考多少分能报的学校范围自然就有了,很多院校会有强势专业,这些专业实力不凡,声名远播,难度自然会大很多。
比选学校更重要的,是选导师,选导师,就跟选对象一样,直接决定着你今后三年的生活,甚至今后整个人生轨迹。选对象要么有颜值,要么有实力,选导师不看颜值,只看实力!
有的导师位高权重,是院长副院长之类的,如果你能考在他的门下,并得到他的赏识,将来直个博,留个校,找个工作,也许就是导师一个招呼的事儿。还有的导师是业内大拿,课题基金一大堆,毕业时能有一两篇高分值的文章,也是不错的资本。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