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托福综合写作话题
新托福综合写作话题
综合写作要求阅读一篇文章,再听相关的讲座,最后根据听力材料和对照听力和阅读的关系写一篇150-225字左右的文章。它考察了听读写三种能力,而对三方面的要求尽管比单项要求简单,比如听力材料相比听力考试部分简单,阅读材料相比阅读考试部分容易,所考查的组织语言要求相比独立写作也要容易。
学生一般认为是最容易得分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这里要注意几个方面。
1、托福综合写作字数要求
最新版的OG,里面关于字数的描述如下:Suggestedlengthisbetween150and225words.Youwillnotbepenalizedifyouwritemore,solongaswhatyouwriteanswersthequestion.也就是说只要你是在回答问题,多写是不会扣分的。不少学生写了长篇大论还得了高分,毕竟内容详实了,细节更多了。
2、托福阅读和听力孰轻孰重
在官方说明中有这么一段话:Youwillreceiveascoreofzeroifallyoudoiscopywordsfromthereadingpassage.Youwillreceiveascoreof1ifyouwriteONLYaboutthereadingpassage.Torespondsuccessfully,youmustdoyourbesttowriteaboutthewaysthepointsinthelecturearerelatedtospecificpointsinthereading.
可以看出抄袭阅读材料或者只写出阅读的内容是要严重扣分的,我们应该做的是侧重听力并明确指出与阅读材料的关系。
3、听力写多少
综合写作的听力的确比听力考试的听力简单,但是听力考试中我们只要听懂大致意思就够了,细节并没有那么重要,做题也不过是选择题,对我们的表达能力并不做要求。而综合写作的听力不仅要讲清楚大概还要说清楚细节,不管是论据还是例子。这就要求我们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和层次和衔接,所以才能在写作中体现出听力的逻辑性。
4、阅读写多少
根据以上OG的要求,它并不侧重阅读。所以只要写出阅读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论据就可以。写作中如果想凑字数或丰富文章可以多添加阅读的细节。不过更关键的无疑是听力的内容是不是记录完整了。这是得分点。
5、事实和理论是否弄清楚
在阅读和听力里面有提到一些研究,实验或者发现,这些往往是事实,而据此研究者们提出相关的理论或推测。很多学生不分事实还是推测就进行写作,毋庸置疑犯了逻辑错误。事实上我们可以根据一些信号词来判断,比如表示可能性的词,may,might,could,would,islikely,morelikely,probably,这些词的前面就是事实,这些词的后面就是理论或推测。这就能大大方便了学生扫描文章或做听力时抓住要点。
6、托福写作模板使用
托福写作模板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比如一个开头段,三个主体段,学生只要进行填空就可以。所以很多学生喜欢用模板,但是却断章取义,在自己填充的部分不管是内容上还是语法上犯很多错误,比如是要写名词短语还是从句,是写对方观点还是自己观点,用什么时态等,学生经常摸不着头脑,这就需要老师细致的进行批改分析。
托福综合写作解题新思路
综合写作【IntegratedWriting】长期以来都是托福考试的难点之一,全面考察考生快速阅读、听取关键信息和原文复述的能力。
很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片面注重独立写作,忽视综合写作,甚至称综合写作是小作文,而独立写作是大作文,这种思路是极端错误、非常危险的。托福写作最终由综合和独立二者取平均分,换言之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但是还有很多考生是有心无力,由于阅读和听力实力较弱导致综合写作失分严重,想要提升却不得其法。从传统备考思路看提升阅读和听力固然没错,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强针对性、高效提分才是关键。
要达到快速提升的效果,首先要关注综合写作本身的设计理念。有别于托福考试的阅读和听力部分,综合写作中的阅读和听力以学术类话题为主,且二者围绕同一主题展开论证,构成反对或支持的关系。所以阅读和听力本身难度就大大降低。那么考生能否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对听力做出正确的预测呢?
横向观察ETS设计的各类考试不能发现,虽然考察重点不同,但一些基本思路不尽相同。在GRE考试的写作部分同样要求考生写两篇文章:Argument与Issue。在Argument部分,考生先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写出文中存在的逻辑错误。这种考察形式与托福综合写作部分有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在托福综合写作中不需要考生主动描述阅读中的逻辑漏洞,而是复述听力中的演讲者如何驳斥阅读中的观点。
所以参加过GRE考试的考生触类旁通,通过利用TPO等备考材料反复练习,不断矫正思路,可以培养从阅读文章出发、预测听力内容的能力。从而在合理判断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去听,提高通过听取关键词完整复述的能力。
以下结合GRE写作Argument部分的解题思路,对托福综合写作进行梳理:
一、条件假设
阅读部分针对某一结论列举出一些条件或提出一些假设,与逻辑学中的命题概念非常类似,既若P则Q的形式,条件或假设是为了证明某个结论为真命题或假命题。考生可从逻辑学角度出发,通过考虑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充分性和必要性,预测听力中的反驳内容:一是从条件本身着手。思考条件是否成立、本身是否完备、是否有其它条件对结论产生更重要的影响?二是从结论着手。思考结论是否成立、在相同条件下是否可能得出其它结论?三是从条件与结论的关系着手。思考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为必要充分、是否构成因果关系等?
例如TPO26的阅读部分针对斑马贝【zebramussel】的传播无法阻止展开如下论证:
Moreover,oncezebramusselsarecarriedtoanewhabitat,theycandominateit.Theyareahardyspeciesthatdoeswellunderavarietyofconditions,andtheyhaveahighrateofreproduction.Mostimportant,however,zebramusselsoftenhavenopredatorsintheirnewhabitats,andspecieswithoutnaturalpredatorsarelikelytodominatetheirhabitats.
上文论点为斑马贝可以很快占领新寄居地。论据为三个给定的假设条件:一是斑马贝存活能力强;二是斑马贝繁殖能力强;三是斑马贝在新寄居地没有捕食者。这就构成多个条件指向一个结论的映射,所以要分别考虑条件、结论和二者关系。
据此考生可对听力的反驳形式做出预测:一是条件有问题。斑马贝存活能力强、繁殖能力强、没有遭遇捕食者是否成立?二是结论有问题。斑马贝在上述三个条件下也无法占领新寄居地,考虑是否存在其它更重要的证据质疑结论?三是二者之间的关系。上述三个条件是否与斑马贝占领新寄居地有关联?
把握以上三点,考生可以有的放矢的完成听力部分。尤其对于听力偏弱的考生,只需听到关键词就可以更好地完成整个反驳逻辑的重述。听力原文如下:
Second,itstruethatzebramusselsoftendonthavepredatorsintheirnewhabitats,butthatsonlyinthebeginning.WhatsbeenhappeninginEuropeisthatlocalaquaticbirdssoonerorlaternoticetheresanewfoodsourcearoundandchangetheirhabitstoexploitit.Theyswitchfromwhatevertheywereeatingbeforetoeatingzebramussels.Andbirdscaneatalotofmussels.Sozebramusselsarentsolikelytodominatetheirnewhabitatsafterall.
听力部分的论点为段落最后一句:最终斑马贝不可能占领新寄居地。论据围绕斑马贝在新寄居地存在捕食者展开,既质疑阅读中提出的条件不成立。听力中指出:虽然起初斑马贝不会遭遇捕食者,但一段时间后当地的水鸟就会开始以其为食物,所以听力从条件本身的变化着手反驳了阅读。
托福综合写作模板
托福综合写作模板:不同话题经典模板句式
1Wemayciteacommonexampleof
2Ageneral/recentsurvey/investigationconductedbyofficials/scientistsindicates/reveals/suggeststhat
比较
1Althoughthecommonly-acceptedbelief/ideaisthatXXX,acurrent/recentstudy/surveyindicatesthat
2ItistruethatXXX,butitdoesnotmeanthat
原因
1Thereasons/causesforXXXarevaried/complicatedandperhaps【probably】thattheylieinthefact
2Anothercontributingfactor/causeofXXXisthat
开头
1Thereisageneral/publicdebate/discussionnowadayson/overtheXXX.Thosewhocriticize/objecttoXXXarguethat
2TheybelievethatXXX,however,peoplewhoadvocate/favorXXXarguethat
结果
1Asitturnsout/Indisputably/Accordingly
2Consideringallthefactorsabove,wemaysafelydrawtheconclusionthat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