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行政诉讼的必备条件不包括( )。
提起行政诉讼的必备条件不包括()。
A 、有明确的被告
B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
C 、原告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 、有具体的事实根据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C】
以下哪一项不是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的条件
《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提起行政诉讼应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 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起诉人具有原告资格;
2、有明确的被告。原告起诉需明确指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法律法规规定起诉前应当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具有原告资格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应当先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机关不服时,才可提起诉讼原告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行政争议,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按照法定程序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要求,提起行政诉讼的一般条件有哪些?
(1)起诉的一般条件。根据《行政诉讼法》要求,提起行政诉讼的一般条件包括:①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②有明确的被告。需要注意的是,原告指明的被告不一定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予以变更。
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诉讼请求是原告通过人民法院针对被告提出的,希望获得法院司法保护的实体权利要求;事实根据是指原告向法院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根据,包括案件情况和证据。
④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起诉的时间条件。当事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诉讼,对超过法律规定期限的起诉,人民法院有权拒绝受理。
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可分为一般期限和特别期限两类:①一般期限。是指适用于一般行政案件的起诉期限。该期限可分为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一般期限与不服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一般期限两种。直接起诉的一般期限为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不服行政复议而起诉的一般期限为l5日,即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当事人要在复议期满之日起l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②特别期限。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不服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法律另有规定的,应当适用相关单行法律对提起诉讼期限的规定。这里的“法律”一般应理解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起诉的程序条件。起诉的程序条件主要涉及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关系。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关系,基本上以当事人自由选择救济方式为原则,以行政复议前置为例外。具体情形包括:①原则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有权自由选择救济途径,可以不经复议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选择申请行政复议;同时在选择行政复议后,当事人对行政复议不服仍可以再向法院起诉。
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有权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之间作出选择,一旦当事人选择了行政复议,行政复议决定即为发生法律效力的终局决定,当事人将因选择复议而丧失了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③复议程序是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才能向法院起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