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的利害关系人是指什么
行政诉讼的利害关系人是指对于诉讼标的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人。
一、宅基地纠纷打官司解决不成怎么办?
宅基地纠纷打官司的步骤是,满足以下条件的,争议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1、原告是宅基地纠纷直接的利害关系人;
2、被告是明确的;
3、原告对于起诉的请求和事实明确;
4、原告起诉被告符合法律所规定的管辖法院。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申请财产保全的情形有什么
申请财产保全的情形如下:
1、人民法院可能因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对当事人造成其他损害的案件;
2、利害关系人因紧急情况不立即申请保全,对其合法权益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措施。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三、对执行异议复议裁定不服如何处理
对执行异议复议裁定不服的处理方式如下:
1、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2、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一般只能走审判监督程序,执行员应当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驳回。理由成立的由院长批准中止执行。如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除案外人可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外,执行员在执行本院或上级法院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时,发现确有错误的应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院长审查处理或经院长批准,函请上级法院批准。
一、申请行政复议的方法如下:
1、申请人自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2、复议机关对复议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并在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决定;
3、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法律规定的,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告知申请人向有关复议机关提出,对符合法律规定的,且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即为受理;
4、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加盖单位印章,并书面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5、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自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
二、申请行政复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申请人为具体行政行为指向的权利人;
2、申请人未提起行政诉讼,也未到区、县政府法制办申请复议;
3、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符合复议法规定的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
4、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未超过法定的六十日。
总之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申请行政复议的方法要符合法律规定,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自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申请行政复议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