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语言作文 >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5-21 08:40:28 来源:网友投稿

《不抱怨的世界》,刚看第一遍觉得很平平。可在细读了以后,才真正理会了其中的道理。也许有人会说,不抱怨如何让人发泄,长期不抱怨会不会得病。其实不抱怨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一种放下挫折和不满去寻找和追求新目标的一种衔接方式。真正的做到不抱怨,再加上发奋和拼搏,你的事业会更加成功,你的人生会更加完美。

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渴望寻找人生幸福和快乐之时,我们每个人都难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败或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每当这时,有些人便不能正确对待,产生不满,引发很多牢骚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运、怨同事、怨领导……其实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抱怨虽然没有明显的恶果,但一种心怀感恩、宽容大度的态度却给我们带来另外一种人生,如果做到这一点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快乐。不抱怨需要一个过程,加入“不抱怨”活动,戴上紫手环,让快乐代替抱怨,关掉那扇抱怨之门。

细细想想,人生真正值得抱怨的理由真的很少,但人都不想抱怨,可都禁不住的报怨。也许经过了众多挫折和困苦之后,人们需要更多的抱怨,但是抱怨又有什么用处,又能解决什么问题?长期抱怨之后,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真正成为现代的“祥林嫂”。我们要学会更多的放下,放下过去的挫折带给我们的伤害和痛楚,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为自己寻找更多的前进的借口。

在工作中,我们更就应放下抱怨。我们常常会抱怨工作环境不好,同事之间不够和谐,工资不高等等,但当我们放下抱怨,心怀感恩,用一颗宽容的心投入工作时,你会发现你所期盼的一切又已“水到渠成”。过多的抱怨不仅仅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你的情绪更加不好。学会不抱怨之后,情绪会比较开朗,也会有能量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书中不乏至理名言,但我却深深的记住了一句话:任何人和团队要成功,就永远不好抱怨,正因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朋友,试着加入“不抱怨”活动吧!不好匆匆经历这个过程,这不是赛跑,而是一种过程。从带着紫手环的那一刻起,你就在改变,你用你的意志在完成一种挑战,为自己创造心想事成的无怨人生的挑战。放下抱怨,坚信自己!

改变抱怨行为的整个流程能够是这个样貌的:最初,你是一个惯于抱怨的人,每一天喋喋不休地抱怨并且自己毫无察觉;最后有一天,你发现那些受够了你抱怨的朋友都远离了你,你身边聚集的全是和你一样爱抱怨的人;你发现抱怨不仅仅没有改变你的现状还变本加厉,你想改变,因此,你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抱怨,开始用沉默来给自己思考的机会,便于说出有能量的话而非无好处的抱怨;经过一段时刻,你抱怨减少了,心态平和了,行为用心了,你得到很多来自于环境的正向反馈(表扬、成功等),这些鼓励、强化你不断地选取不抱怨。久而久之,你遇到不顺心已经习惯于不抱怨,正如人们走路不由自主地迈出步子一样,完全不需要意识控制,如此你整个思维模式已经被重新塑造。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触动很大,尤其是在情绪控制和心态调整方面。但也有不认同之处,如“不抱怨就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不抱怨就能够让自己的事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难道我只要改变爱抱怨的行为,就能改变困境、拥有光明未来吗?这未免把世界和人生过于简单化了。不可否认,改变心态后我们的确能够感受到很多正面的东西,比如“眼前的境况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其实还有很多机会能够成功的”,“其实我已经得到很多了”,等等。这种改变仅仅是改变自己来顺应困窘的环境,心里舒畅了环境却一点没变化,成功怎样可能来?因此,在拥有良好心态的基础上我们也发奋去改变环境、去尝试各种发奋,这样成功才会不期而至。还有就是作者在书中强调说优秀的人都不抱怨,我觉得有点言过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抱怨对心理健康是十分有好处的,正因它是人们宣泄情绪、宣泄压力的良好途径。因此,抱怨并不可怕,我们能够偶尔抱怨只是不能惯于抱怨,更加不能将抱怨看成问题的答案。因此,一个人要想成功,除了务必拥有良好的心态之外,还需要很多因素,比如个人的发奋、人际关联等等。我就应调整自己的心态,减少抱怨,发奋地接纳自己、确定自我价值。遇事多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发奋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时刻都要发奋持续用心良好的心态。“停止抱怨,你就已经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虽然这条路还很长很远,还需要我付出发奋和艰辛,但是既然做了选取就就应用心地走下去,勇敢地应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坚信生活会更完美。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