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读后感850字
《醒来》对我来说真是一本特别的书。怎么个特别法呢?明明它写的非常吸引人,可我就是做不到像读很多书那样一口气读完。许多章节的浓度如此之高,我必须看完一篇停下来缓一缓才能继续往下看。
作为一个最近迷恋上心理学和灵性课程并且处在中年危机中的人来说,这本书给我的冲击真的非常大。Ting为了追究和探索那个“世界的本源”,那个“生命之核”研究和学习各种学科和门派,心理学、宗教、国学、哲学、中医、奎师那等等。还办了道场,一路走来近距离接触了无数心灵导师和灵性修行的人。他对那些披着大师的外衣实则只是为了敛财的人毫不留情地当面挑衅和拆穿。对借灵性修行而逃避的人也语带嘲讽。我在那些修行的人中实实在在地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 我不也在做着灵性逃避的事情吗?一头扎进美好的灵性的世界中陶醉着,愉悦着,其实是在逃避我那一地鸡毛、危机四伏的现实生活。
Ting在书中反复提到生命样本这几个字,在我看来他本人才是最最精彩的那个生命样本。 他的生命经历当然很精彩,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学习各家的经典跟各个门派的大师们过招、办道场、做心理咨询、危机干预、临终关怀、做死亡体验馆。其中哪一个体验不是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因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呢。对我来说更精彩更吸引人的是从他这一路走来所经历的事情和对生命的思考中我看到的那个立体的多层次的丰富的“活人”。这个人犀利毒舌,睥睨伪善,对那些用“专家”“大师”乔装自己的人抨击起来毫不留情。同时他又怀抱着对人性深刻的洞察体谅和善意,他的善良经常在不经意间深深的打动我。
首先说说Ting犀利毒舌的一面。是的,就像Ting自己说的那样,他确实挺毒舌的,有些话看完了以后就感觉被他狠狠地扎到了一样。比如他说心理学:“心理学其实就是一门毒药学,它用各种有毒的草木熬制出林林总总的方剂。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学习心理学,那是上帝专门给魔鬼体质的人备下的小陷阱,而且让你自己去越挖越深……是的,要想救人出火坑,你就必须打从地下深处来。”
“无论是佛、道、基督、奎师那,甚至心理、灵修、星座、易经、哲学……所有形式都是表象。它们通通都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却不是月亮本身”。
再比如他说成年人养孩子:“他们自动把这种‘无意义感’转移到孩子身上,由下一代来负责‘生机’……从本心上来说,我很讨厌听到对所谓父母恩情的过度称颂,父母其实是借由对孩子的抚育过程,转嫁了对自身存在感的无措……所以总是孩子吃亏”这些道理其实在心里某个藏得特别深的角落你自己隐隐是有感觉的。可是一旦被人这样明白无误地说出来,看到了不由得你不会心惊肉跳一下。关于他的毒舌和犀利,看看他书里是怎样跟那些装模作样的大师们的精彩段落会更有体会。
虽然Ting一直在强调自己恶魔的一面,我却更容易被他的善良打动,他的生命的底色一定是充满爱和善的。比如那个当被他看穿了所有路数的道长,对那个被母亲压榨到没有生气的女孩做了“浇水”的事的时候,他“为了这点水,我心甘情愿地送出了我的车”。还有他对娜娜的那些帮助,对小海那个孩子的事的掺和,还有跟老黄的结缘,跟金生姑娘意义非凡的生死之交无处不体现出他对人的善意。用一句特俗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人对人类怀有大爱。
其实,Ting最最打动我的是他的真实,之前没见过任何一个作者像他这样赤裸裸地扒开自己给别人看。就像这本书的书脊一样,就那样裸露着不加任何装饰。柴静曾经说过“真实自有雷霆万钧之力”。因为真实,他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看着年幼的Ting被自己亲妈羞辱,我会感到一阵耻辱,当他发现自己的亲爸在临死之前还在使用小伎俩防范自己,我跟他一样感觉到冰彻骨髓的寒心。看到玛尼堆那段体验的时候我好像呼吸都停止了。还有被成功人士示爱那段,先是得意,然后察觉自己的‘小我’被满足的种种想法然后逃跑,这样真实细致地剖析自己的作者你看到几个?其实,对Ting来说,真实就是他一直以来的生命状态,抛开了对所有金钱啊名利啊这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追求,他不需要更不屑用任何面具来装饰自己。这样的状态,这样真实地做自己其实是多少人想要达到的目标啊,“凡真实的,必会相遇”愿我们所有人都有勇气去扒开表面上的层层伪装去跟那个最真实的自己相遇!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