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一过关训练答案
现代文(一)阅读过关训练答案
(一)1.A 2.C 3.D
(二)1.D(并非出于“勤奋好学”,而是出于“虚荣心”)2.C (作者认为绞尽脑汁,都会有所领悟:但要解开此时的困惑,即使绞尽脑汁也无效。)3.B (其他表述是片面的。)
(三)1.D (其他选项只是表面现象,井非实质原因。)2.D (其他选项并未针对作者使用材料的表达目的。)3.B(作者并未强调“乐观面对”这一态度。)
(四)1.B 2.D 3.D 4.C 5.D
(五)1. C(选项语意与原文语意相反,参看第3 段内容“记忆力远不能代表大脑功能”。)2. B(选项语意与原文语意不符,参看第4 段内容“在涉及到幸福生活时,额叶远比记忆力更重要。”)3. D(选项语意与原文语意不符,参看第6 段内容“跳脱出固有的观念和做事方式,用不同的视角理解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
(六)1、C解析:综合本文各段来看,本篇文章的话题是“公德教育”。
2、D解析:原文中说的是“……如果事发突然恰又在荒郊野外,甚至不会有道德评价”,选项与原文语意不符。从本段的核心语意角度出发,这一句话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没有一个规则明确的公共场所,公德教育也就无从谈起,而不是私德与公德之分。
3、B解析:B答案“使之对公德行为具有执法权”在文章中找不到与之匹配的语意,给公共场所赋权是为了让公共场所具备更明确的规则,具有更多对公德行为进行裁量的空间。
(七)1.B 2.D 3.C
(八)1.【答案】D(不属“聪明人”所专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