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语文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实践报告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一书中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明确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同样《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是审视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仍有两大弊端:一是“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教学理念;二是学生始终处在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下。许多教师缺乏现代语文教育资源意识和语文大课程观,对语文学习资源开发利用还不够。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围绕教科书打转,“课堂”与“生活”几乎隔阂,“学习”与“实践”经常脱节,这样的语文教学如何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能使新世纪的接班人适应时代与国家发展的需求呢?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确定以“有效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选题,拟定了我们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树立大语文观念,以活动为载体,突破教科书的限制、文本的限制、课堂的限制以及学科的限制,联系本地区实际,合理取舍整合教材活动内容,努力开发和利用本地教学资源,让学生和生活“零距离接触”,走出教室,走进家乡,融入自然,在广阔的世界中学习语文,在参与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享受情趣,并带动与之密切相关的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专题阅读等教学,使整个语文教学朝着开放、自主、有序、有效的方向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