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语言作文 > 2008年语文全国卷3

2008年语文全国卷3

发表时间:2024-07-13 11:31:53 来源:网友投稿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原文: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

2.【C.文中只是说艺术家常用这种方法】

3.【A.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错。】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4~7题。

4.【D.认为或表扬,注意下句】

5.【D.①时人的看法②获封的原因⑥与直言谏劝无关】

6.【C.不是嵇绍不以为然,而是以书谏】

7.【(4分)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译出大意给2分:“所以”、“大名”两外,每译对一外给1分。】

【(6分)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举,征召嵇绍。嵇绍因为天子流亡在外,受诏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译出大意给3分:“寻而”、“蒙尘”、“承诏”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1“水潺潺”声音的描写,○2“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3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4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1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2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女也不爽士也罔极

(2)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3)夜泊秦淮近酒家隔江犹唱后庭花

(4)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如做了四题按前三题评分。】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AC,A.应是紧张心情C.重情守信】

12.【○1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2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每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13.【○1重视友情,信守诺言;○2乐观开朗,心直口快;○3企图逃避法律。】【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4.【1○1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2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5.【BC,B煤铁矿藏“实以开采为大利所在,未便使外人久与其事”。不是不给外国人插手,而是认为不便与外人久其事。C重视动手能力而已】

16.【答:他给北洋大学堂订了两条规则:其一是不许“躐等”。即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本大学堂的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途他骛,直至完成学业。其二是要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不过是工具。

反映了他“学以致用”教育思想。】

17.【答:(1)南洋公学是全国性的以培养政法人才为主;(2)南洋公学设立了师范院、

外院(附属小学)、中院(中学)、上学(大学)和特班。

办学目的:培养与新兴企业相适应的新式人才,培养能搞机器技术和企业管理的人才。】

18.【开放性答题,言之成理就行。】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9.【B.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20.【C,A不搭配,弥补不足,超越局限B“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应为”在阅读中轻松地领略……”D去掉成为;在高墙体前加个动词或者把没有移到高墙体前。】

21.【②④③①⑤⑥】

22.【①总要夹上②却是白字③更应该④但某些人⑤随着中国】

23.【机遇对于天才是一双翅膀,对于强者是一把火种,对于弱者是一堆灰烬。】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