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语言作文 > 新概念英语第四册到底难不难

新概念英语第四册到底难不难

发表时间:2024-07-18 10:01:20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学习新概念,成长看得见。众人皆云:新概念四难,难于上青天。那么它真的就有那么难,还是只是大家的危言耸听。学习新概念四又可以收获些什么呢?本文逐一为大家揭示。关注成都新东方学校,学习新概念英语,让英语成为你的第二语言。成都新东方校庆班报名新概念课程,更可以享受三折优惠。

将一本书拉下神坛比送上神坛更难。

  毫无疑问,新概念四册就是被送上神坛的一本教材。在国内大部分人都只学到新概念三册(据外研社的数据,新概念每年的码洋就能上亿,但学新四的学生又有多少?),因为不能坚持而没有学的人,找到一个替罪羊羔:太难,不是人学的。我甚至听到过很多教师也有同样的观点,认为新四是一本“畜牲学的书”。下面我们从文章出处、词汇、句型几点来确定一下新概念英语四册的难度。

  1.先从新概念第四册文章的出处来看一下:

  第一课findingfossilman,是摘自于一本126页的小书,名字也叫findingfossilman,作者RobinPlace,这是一本初级的生物学知识(biology)的书籍,里面的一学人类学的知识都是常识,比如:没有文字的地区用口诉的方法来记录自己的历史。这本书是给高级中学的学生看的(advancedhighschool)。现在很多人考雅思托福都是要出国读本科、研究生,怎么一篇中学生书籍的节选就难了呢?

  有些文章来自一些的报纸杂志,第10课,SiliconValley,摘自USNewsandWordReport《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是美国综合性报道和评论的英文周刊。它是仅次于《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第三大新闻杂志,第10课谈论是硅谷,是十年前比较流行的一个名词。文章用词较为平易,两段,共275个词,内容不深,主要讲硅谷中芯片生产的迅猛发展。

  第8课Tradingstandards贸易标准,摘自英国《经济学人》Theeconomist。杂志最早于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尔逊创办,《经济学人》的发行量大约是88万份,其80%以上的读者是在英国以外地区。《经济学人》严肃又不失诙谐的时事经济杂志,杂志认为自己的读者都受过高等教育,因此对很多经济名词、专业术语,从不屑于做解释。《经济学人》会有一些简单的文章,还能找到一些有意思的图表,但总体而言,这是一本需要一定词汇量的杂志。高级英语学习者以能看懂《经济学人》为自豪。但第8课属于《经济学人》中简单的那类,课文发表于1997年,主要谈论各国贸易标准不同阻碍贸易的发展。全文263个词,没有出现过于专业的经济名词,中规中距,并无讽刺幽默,缺乏经济学人的一惯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新概念四册中有大量的科学实验类的文章,如第4课,SeeingHands的能看见的手,讲俄罗斯一位能用手识物的小姑娘;第13课,TheSearchofOil探寻石油,讲开采石油的方法;第19课,Thestuffofdreams,,谈人们对于睡眠的认识;25课,Non-auditoryeffectsofnoise噪音的非听觉效应,讲噪音对人到底有没有影响。这些文章和雅思托福阅读的题材和难度很接近。文章文风正式,中立,没有过多的文采,但是用词宽泛严谨,是学习托福雅思之前良好的基础精读文章。

  新四最为大家熟知的是有关人文主义的文章,比如第5课FieldenHughes的youth青年,11课英国哲学家罗素的HowToGrowOld如何安排晚年,24课英国哲学家C.E.M.Joad的Beauty,46课丘吉尔的Hobbies。从用词句型的角度,以beauty和hobbies最难,其它文章用词并不生僻,只不过内涵丰富,极富哲理,让人回味。如罗素在回答如何克服死亡的恐惧时说:Thebestwaytoovercomeit—soatleastitseemstobe---istomakeyourinterestsgraduallywiderandmoreimpersonal,untilbitbybitthewallsoftheegorecede,andyourlifebecomesincreasinglymergedintheuniversallife.克服怕死的办法——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就是逐渐使自己的兴趣更加广泛,逐渐摆脱个人狭小的圈子,直到自我的围墙一点一点地倒塌下来,自己的生活慢慢地和整个宇宙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整句没有一个难词,但其中的内涵感染过每一位上新四的同学。

  而他对于人生的的比喻:Anindividualhumanexistenceshouldbelikeariver--smallatfirst,narrowlycontainedwithinitsbanks,andrushingpassionatelypastbouldersandoverwaterfalls.Graduallytherivergrowswider,thebanksrecede,thewatersflowmorequietly,andintheend,withoutanyvisiblebreak,theybecomemergedinthesea,andpainlesslylosetheirindividualbeing.(个人的存在应该像一条河流,开始很小,被紧紧地夹在两岸中间,接着热情奔放地冲过巨石,飞下瀑布。然后河面渐渐地变宽,两岸后撤,河水流得平缓起来,最后连绵不断地汇入大海,毫无痛苦地失去了自我的存在。)这一段,不提比喻之精巧,单单朗读英文时,句式错落有致,音节优美,极富节奏,朗读起来就是一种享受。正是由于这些名家的篇章,使得新四在严肃的同时又多了一份生动人文的气息。但我们要反对一种趋势,拿这些名家的篇章代表新四整册,刻意提高新四的难度。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