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语言作文 >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试卷及答案

发表时间:2024-07-19 14:43:49 来源:网友投稿

  一心读遍圣贤书,七年级的语文知识也很重要,语文试卷题你做好了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默写填空。(5分)

  (1),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

  (2),风正一帆悬。

  (3)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二章)》中的两句话:,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静谧(b)枯涸(h)啜泣(zhu)

  B.骸骨(h)玷污(din)清洌(li)

  C.梦寐(mi)泯灭(mǐn)分歧(q)

  D.禀告(bǐng)厄运()迸溅(bng)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留连忘返 屈径通幽 险象迭生 恍然大悟

  B.瘦骨嶙峋 黯然缥缈 随声附合 苦心孤诣

  C.小心翼翼 精疲力尽 各得其所 嫦娥奔月

  D.一丝不苟 得意忘形 引人瑕思 水波粼粼

  4.下面的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绿色蝈蝈》散文法布尔德国

  B.《西游记》小说吴承恩中国

  C.《皇帝的新装》童话安徒生丹麦

  D.《济南的冬天》散文老舍中国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项是()(2分)

  A.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把衣袖越捋越高,连下课时间也忘了。

  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但是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西游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大快人心的英雄梦!

  D.2013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

  6.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7.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2分)

  周末,我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         。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8.学校以唤起每一位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主题征集爱护绿化的宣传广告语,下列应征的广告语中,不得体的一项是()(2分)

  A.小草正在成长,需要我们的爱。

  B.我的美丽来自你的呵护。

  C.严禁践踏草坪。

  D.手下留情,足下留青。

  9.填空。(4分)

  (1)冰心诗的三大主题是:母爱、  、  。

  (2)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  。《赫拉克勒斯和财神》则把为富不仁的富人与坏人归于一类,表现了  。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古诗阅读。(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借助  、  、  、  、  、  等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事物,渲染了一种  的气氛,表达了天涯沦落人  的心情。(4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呼?

  11.本节选自 ,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 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  和他的侄子  。(2分)

  12.解释词语。(4分)

  (1)肴:  。

  (2)旨:  。

  (3)困:  。

  (4)自反:  。

  13.选出与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4分)

  (1)故曰:教学相长也。()

  A.故余虽愚     B.故虽有名马

  C.公问其故D.故克之

  E.故自号曰醉翁也

  (2)虽有嘉肴()

  A.故余虽愚

  B.虽我之死

  C.虽人有百手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4.翻译句子。(4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5.相关内容链接。(4分)

  (1)给下面一则断句,并加上标点。(2分)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2)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说明文阅读(13分)

  (达州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玉,积山川之精,人文之美。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②战国时期有名的和氏璧价值连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和氏璧雕琢成传国玉玺,并由宰相李斯书大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刻于其上。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国粹之一的玉文化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此时的作品,集数千年玉文化之大成,玉质之美,品种之多,雕琢之精,应用之广,都是空前绝后的。

  ③《管子》说: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古代封禅用的书文,刻在玉上,称之为玉牒;外交使节用的信物,称之为玉节。由此可见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④玉,致密坚硬,滑润光莹,古人把玉加以人格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故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

  ⑤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玉楼玉堂均指华丽的宫殿或住宅。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玉虚仙境、玉宇,也都离不开一个玉字。皎洁的月亮中有一团黑影,古人不知其奥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捣药的故事,此后,文人便常用玉兔一词指代月亮,既文雅又神秘。

  ⑥玉,是权力的象征。除了玉玺外,金科玉律用来指不可变更的法律。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如化干戈为玉帛。助人成功用玉成一词。至于玉色纯净,质地坚密,常用来比喻节操,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另外玉还被广泛用来描写大自然的景色。风花雪月中,除了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风之外,都常用玉来吟咏赞颂:槐树花朴素洁白,便有了玉树之称。一些纯白素雅的花,常在其名前冠以玉字,如玉兰花、玉茗(白山茶花)等。以玉龙来比喻漫天大雪,多么壮观!

  ⑦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因而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运用象征寓意或谐音取意的手法把玉制成丰富多样的器物、饰品等,借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鱼形玉器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zhǔ)文化,到了唐代、宋代开始盛行。特别是明、清两代,鱼形玉器造型繁多,工艺精湛,最常见的是把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代表着美好和富足;还有的玉器把佛手、寿桃和石榴雕刻在一起,称为三多,意指多福、多寿、多子。

  ⑧玉,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只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朵微小的浪花。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之花,只要是根植于民族的土壤,能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特质的都可以名之曰文化,且大有发掘光大之必要。

  (选文有删改)

  16.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玉文化的内涵。(3分)

  17.结合语境,填空。(2分)

  (1)文章第③段引用《管子》的话是为了说明:

  (2)文章第⑥段加横线的后三者指代: 。

  18.第①段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一句中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19.结合第⑦段的相关知识,请你写出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这种造型的玉器的象征意义(请用四字词语作答),并作简要说明。(2分)

  20.菊花被称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别名秋菊、九华、帝女花、笑靥。因其花开于晚秋且浓香扑鼻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菊花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倍受历代诗人的青睐。(4分)

  唐元稹《菊花》: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现代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1)请你结合诗歌摘录中的有关描述,说说菊花象征了哪些精神品质。(2分)

  (2)结合选文相关内容,推断菊文化形成的原因。(2分)

  (二)记叙文阅读(1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有钓到的大鱼

  ①他家在岛上有一所美丽的小房子。

  ②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爸爸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的余辉中荡起道道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色十分优美。

  ③突然,钓竿的另一头儿沉了下去。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便急忙收起鱼线。父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娴熟的动作。

  ④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⑤父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父亲打开手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了但距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⑥    父亲说。

  ⑦不,爸爸!孩子哭了起来。

  ⑧还会有别的鱼的。父亲安慰他。

  ⑨再没有那么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他又看看父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他从父亲的脸色中知道他的决定是不可更改的。于是,他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钩,把它放回水中。

  夜色中,那鲈鱼抖动它肥大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孩子回想起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

  这已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父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他说得对,他再也没能钓到那天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父亲。在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那个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他至今仍怀念父亲那一晚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他的儿子和女儿讲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21.鲈鱼钓猎还没有开禁,他和父亲为什么还到湖上钓鱼?(2分)

  22.他依据什么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的?(2分)

  23.在下面两句话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放在原文第⑥段横线上,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①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②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

  24.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这句话有何表达作用?(2分)

  25.文中没有钓到大鱼和依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中的大鱼各指什么?(4分)

  四、作文(5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横线上写一个表示感情的词语,如:感动、开心等。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写出真情实感。

  七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二、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阅读。10.

  古藤 、 老树 、 昏鸦 、 西风 、 瘦马 、 夕阳 渲染了一种 悲凉 的气氛,表达了天涯沦落人 凄苦 的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

  11.本节选自 《礼记学礼》 ,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 典章制度 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 戴德 和他的侄子 戴圣 。12.解释词语。

  (1)肴: 带骨头的肉 。(2)旨:

  甘美 。(3)困: 不通,理解不了 。(4)自反: 反省自己 。

  13.(1)(C)(2)(A)

  14.翻译句子。

  (1)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2)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

  15.相关内容链接。

  (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2)略。

  三、现代文阅读(一)说明文阅读,后三者

  16.。(1)玉是君子的象征;(2)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3)玉,是权力的象征;(4)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5)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只要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17结合语境,填空。

  (1) 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花雪月。

  18.

  不能,如去掉后句意就变成了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只有玉文化了,与实情不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或之一是说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不只是玉文化,还有其他的形式。语言准确。

  19.象征义:连年有余。说明:示例: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莲与连谐音,鱼与余谐音,莲花和鲤鱼代表着美好、富足,所以这种造型的玉器的象征义是连年有余。

  20.(1)从诗中发现:菊花开在深秋不与百花争艳,耐霜抗寒,是高洁脱俗、恬静淡泊、坚贞顽强的精神象征。

  (2)

  凡是能够蕴含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的事物都可以形成文化。像菊花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彩纷呈的美丽,还有默默的感动,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道德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种文化。

  (二)记叙文阅读

  21.湖里还有其他的鱼可以钓。

  四、作文

  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50-43)分二类卷(42-35)分三类卷(34-27)分四类卷(26-19)分五类卷(19分以下)

  内容A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基本合题意偏离题意文不对题

  不知所云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中心尚明确中心欠明确 中心不明确

  感情真切内容尚具体内容不具体

  感受尚真实

  语言B语言顺畅

  没有语病语言通顺

  偶有语病语言尚通顺

  语病不多语言不通顺

  语病较多语病严重

  文理不通

  篇章C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条理尚清楚

  能分段条理不清楚结构混乱

  不能完篇

  条理较清楚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