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语言作文 > 如何在少儿英语教育中做到到位而非越位

如何在少儿英语教育中做到到位而非越位

发表时间:2024-08-21 15:31:08 来源:网友投稿

如何在少儿英语教育中做到到位,而不是越位?全英文教学听不懂=浪费时间?学习=习得?陪伴多=学的好?看完以下三点,爸爸妈妈们就知道在少儿英语教育中如何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了。

小朋友外教课上听不懂,多少家长总是这样操作:不听了,反正听不懂;全程帮助翻译,帮助孩子听懂。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模仿能力不强,需要外教重复才能说对,对于英语零起点学生这种表现很正常。孩子需要多用英语刺激逐渐听懂。很多家长误以为每次课都要听懂才有效,这个观念适用于数学之类的学科知识,不适用低龄孩子的语言学习。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快乐。

秘诀在于:零起点孩子需要习得而非学习。家长有时还需要鼓励孩子犯错,称为试错法(Trial and error),孩子不犯错就不知道什么是对的。陪伴只是一时,孩子越早独立上课,家长的陪伴越成功,请家长不要过于长久地陪伴。

爸爸妈妈我们早已经知道,英语学习有一个重要的理念:3-12岁儿童是语言(含母语和外语)学习的敏感期。学习英语要尽可能在浸入式的环境,用英语学习英语,这就是用母语的学习方式。对于家长的问题,回答较多的问题就是:

1. 用全英文或全外教不行啊,孩子听不懂,怎么办?

2. 读英文原版学习教材,很多词孩子听不懂,我可以翻译?

想要翻译的家长,可能认为:英文不懂,翻译成中文就懂了,这个想法是违背语言学习的规律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类在幼儿期刚刚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对幼儿来说都是一串抽象的声音符号,都是外语。

在幼儿期刚刚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串抽象的声音符号,都是外语。所以孩子通常一开始是不会有反应的,就像孩子妈妈指着不同的人,每次都让孩子叫不同的称呼。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过程中你指着若干个不同的人,孩子就知道怎么称呼了。

经过多次的不同场合下遇到这一类人,你不断跟女儿进行叫叔叔、奶奶等的强化,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牢牢记住这个发音对应的意思,给不同人不同的称呼。

妈妈爸爸对于孩子的母语学习的过程,倒是还比较有耐心;孩子学外语,对于绝大部分家庭来说浸入量远不能跟母语相提并论,家长怎么反倒没有耐心了呢?

孩子对于语言的理解,来源于情境和上下文,就是经常说的此情即此景,所见即所得。所以孩子很有可能先在外语环境中理解了某个词,但是不理解中文意思。

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当年大概10岁,英语水平已然不错。妈妈给她买英文原版的书籍。妈妈拿来给老师,颇有几分担心:老师,这书比较难的吧,你说我家孩子能看懂嘛?

老师随便翻到了一页,指着一页跟孩子说:Do you understand what does it mean? 孩子看了一眼回Yes, it means ...

她妈妈当时愣住了。然后老师让妈妈用中文问了孩子一个问题:你知道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嘛?孩子茫然地看着妈妈,说:不知道。

如果家长把英文翻译成中文,这个孩子反倒不懂了。孩子理解与不理解,并不是你翻译成母语她就理解,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都是发生在情境或者上下文中的。

很多孩子上外教课,有时候妈妈怕自己的孩子听不懂,非要坐在孩子边上跟孩子一起上课。老师在讲字母大小写,她嘴里不断重复:This is letter A. This one is a uppercase A. This one is a lowercase a. 同时一边使用课件圈圈画画,一边用肢体语言比划大小,孩子很开心。

当孩子妈妈把ThisoneisauppercaseA. Thisoneisalowercasea.翻译成这个是大A,这个是小a。孩子马上不开心,同时妈妈这样真的能增加孩子的理解吗?

孩子其实是可以明白的,是我们家长以为孩子不明白。实际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语言学习专家。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