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检查工作底稿
(一)一事一稿
财政检查过程中,财政检查人员接触的经济活动事项较多,需要整理编写的内容也很多,但对诸多的经济事项,只能一事一稿。如果多个检查事项,合并编成一份检查工作底稿,就会使人难以看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如果把多个问题的证据群编成一个工作底稿,会使问题模糊不清。如对某公司有关账外经营、套取现金返还职工集资款、坐支现金发放补贴、出借账户、业务招待费超支、少记增值税等问题编制检查工作底稿,就是按一事一稿编制的。如果把其中的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在一起编制检查工作底稿,都会使问题变得复杂和模糊。
(二)形式规范
规范统一的格式是编制规范财政检查工作底稿的重要条件,《财政检查工作底稿规则》对财政检查工作底稿的样式予以了规定。为此在财政检查工作中,财政检查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编制财政检查工作底稿。通常财政检查工作底稿的大小应以A4纸为统一标准,并且纸张应只用单面,以免使用背面时,其内容被查阅者或者其他底稿使用者忽略。
(三)科学编号
财政检查工作底稿应在纸张的左上端进行编号。工作底稿的编号无固定的模式,但编号要尽量做到实用,方便查阅、复核。一种较为简单的做法就是按数字顺序逐一编上页码;较为复杂的方法是,结合使用数字和字母来编上页码,以便区分不同类别的审计工作底稿。如全面审计工作底稿的一般编号:年度、加行别、加类别、加页码顺序。
(四)情节清晰
编写财政检查工作底稿,语言一定要简炼,用词必须准确,对每个问题经过的时间、地点、责任人和有关金额等必要情节、内容都必须表述清楚,用以证实每项经济活动的过程及结果,从而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真相,使人一目了然。
(五)数据精确
每个数据不论是从被检查单位或其他有关单位取得的,还是自己计算,或者是调整得来的,都必须真实、精确无误,否则,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果。对数据的取证决不能虚构、夸大或弄虚作假,也不能用约数,要精确。如某单位偷漏营业税9999.99元,不能把它约等于偷漏营业税10000元。否则就会失去了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而且对问题的处理尺度也将会不一样。
(六)定性准确
财政检查工作底稿是财政检查人员编写财政检查报告和财政部门作出处理处罚决定的基础,所以对财政检查工作底稿反映的问题进行定性一定要准确,这将关系到财政检查报告的质量和处理处罚决定是否客观公正、合理有据。要做到定性准确,除了情节表述客观公正、简明清晰、数据要精确以外,还必须要求对所运用的法规、依据充分有效,不能使用废止、失效的法规,以及没有追溯力的法规和其他不适用的法规。
财务检查工作底稿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