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语言作文 > 情牵两岸,中秋月圆

情牵两岸,中秋月圆

发表时间:2024-09-22 15:24:56 来源:网友投稿

七年级1601石玖昀潞城一中初中部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著的《望月怀远》,表达了作者在中秋月夜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思念之情。中秋,作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就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俗话说:“月是故乡明。”在他乡的游子最希望的就是能回家看看,看那年迈的老母亲是否身体康健;看子女是否学业有成;看家中是否穰穰满家……。思乡是一种忧伤,是对家的不舍,是对亲人的挂念,中秋,更是让身处异乡的我们,把对家人朋友的思念,打包收藏,然后在这一天释放。

遥望空中明月,不禁回想起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风雨征程,从文明古国的夏商崛起,到国力强盛的汉唐辉煌,再到落后挨打的近代耻辱,祖国母亲经历了太多的沧桑,特别是百年之前,国力孱弱的祖国母亲未能保护好幼子,直至今日仍饱尝思念之痛。台湾——一个让人心痛的名字,它就像一个海外游子,漂

泊在外百年。从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开始,台湾被日本一点一点吞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但是后来蒋介石发动的内战却又让台湾落入敌寇之手。直到现在,台湾也没能再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他的作品《乡愁》中写到:“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表达出台湾人民那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是多么浓烈!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却冲不淡那一缕乡愁、一缕对故乡的依恋。

随着时间的变迁,大陆和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陆与台湾已经“三通”了,曾经海峡两岸的对峙也消除了。特别是“九二“共识的达成,为和平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紧接着连战主席的“和平之旅”、宋楚瑜主席的“搭桥之旅”、郁慕明主席的“民族之旅”,更是推动着两岸团圆的步伐,而祖国赠送给台湾的大熊猫取名为团团圆圆,无一不说明两岸人民手足情深,共盼团圆的美好夙愿。台湾自古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同胞同祖同宗,同是中华炎黄子孙。做为一名正值青春年华的中学生,“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强烈愿望和神圣使命,我们要用我们百倍的努力,学得知识、学得能力,然后用自己强健的双手开创一片辉煌的事业,让我们每个人把自己事业与理想,和我们的民族相融,让我们的中华民族不再受辱,以昂然身姿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国家的完

全统一、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