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的选择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分析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此消息传遍世界各地,在海外的中国出国留学生和科学家奔走相告,渴望回到祖国参加建设。刚刚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也把争取海外出国留学生回国的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
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主持了争取出国留学生回国的工作。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向海外各分会发出号召说:新中国诞生后各种建设己逐步展开,各方面都迫切地需要人才,诸学友有专长,思想进步,政府方面函盼能火速回国,参加工作。
第一个回国的是教授彭桓武,当他从爱尔兰启程时,他这样叙述他的归来: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倒需要理由。后来他成为我国原子弹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数学家华罗庚也放弃了在美国的高额年薪毅然回国。他在归国途中给留美同学的一封信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该回去;为了个人前途,我们也应该回去。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他还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回国后他忘我工作,成为我国解析数论等领域的创始人。
李四光早年为实现开发祖国地质资源的富国图强的愿望,赴英国攻读地质,并取得成就。新中国成立时,李四光当选为第一届政协委员,当时,他还在英国。10月2日深夜,李四光从英国广播中得知新中国诞生的消息欣喜若狂,欲立即回国。但国民党政府电令驻英大使,要李四光向全世界发表声明,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则将李扣留在海外。李四光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启程,绕道回国。他给台湾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去信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多少年来日思夜盼的理想的国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是我竭诚拥护的政府。我能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我认为是莫大的光荣。几经周折之后,1950年5月6日,60岁的李四光回到了北京。此后他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他提出了新华夏构造体系的3个沉陆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的理论,并指导了全国范围内的石油勘探,终于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彻底否定了中国是贫油国的论断,也结束了中国人用洋油的时代。
1950年6月,留美学生组成的留美科协在芝加哥附近召开的年会上,发表了一封给全国科学工作者的信: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热烈地想念祖国,想念着你们我们一致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国,回到我们所来自的中国科学工作者兄弟的行列,投身于建设新中国的巨潮。据统计留美科协的成员中,有半数以上回到了新中国。
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的回国遇到了巨大的阻力。钱学森1935年赴美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参加了美国火箭技术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1949年,年仅37岁的钱学森己被公认是力学界和应用数学界的有说服力,是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他得知即将解放的祖国希望他回国领导新中国航空工业建设时,便坚定了回国的决心。8月,他己买好回国的机票,正要出发之时,却收到美国移民局的通知,不许他离境,并以判刑和罚款相威胁,之后又对他非法拘捕。被释放后他继续受到美移民局和联邦调查局的迫害,行动处处受到限制和监视,被软禁达5年之久。但是这丝毫没有动摇钱学森回国的决心,1955年6月,他摆脱特务的监视,在一张小香烟纸上写的家书中,夹带了给人大常委会的信,请求祖国帮助他回国。当年8月,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我方代表按照周总理的授意,以钱学森寄回的信为依据,与美方交涉,迫使美政府不得不允许钱学森离美回国。9月17日,钱学森作为美国的犯人,被驱出境,押送回国。回到北京的第二天,钱学森和一同回国的妻子儿女来到天广场,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仰天长叹: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第二年钱学森出任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的负责人,成为中国导弹之父。
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号召下,一位又一位中国科学家从海外回到祖国的怀抱,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他们成为新中国重要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和研究工作的组织者。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