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应试教育 > 上这些大学等于被流放?

上这些大学等于被流放?

发表时间:2024-07-24 05:33:39 来源:网友投稿

随着许多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一校多区已很是常见。院校为了教学需要,往往会将不同院系或年级分配到不同校区。

它们有的同属一城,也有的异地分离,有的周围CBD林立,也有的孤零零伫立在玉米地。身处在生活便利的校区的那种幸福感大抵相似,而另一群“不幸”的同学又各有忧虑。

对于那些发配到荒僻校区的学子来说那种“悲凉”的思绪,就好像是“经过自己努力,终于考进了更加深不可测的大山里……”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

上大学像流放

知乎那道“上大学像流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提问,似乎是专门为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学子们准备的。

比起“兰大”,本校学生更喜欢说自己是“夏大”的。不是要和“厦大”本尊厦门大学一决高下,而是因为兰大在2019年建立的榆中校区,就位于市下属榆中县的夏官营镇,距市区约有百里黄沙路。

身处在这四面环山的村落,要是没有班次珍贵、体验*的校车和骆驼,能不能走出丛丛大山,得看命。

足不出户又如何?北上广的车水马龙,那些都太浮华庸俗。

对于榆中的学子们来说在萃英山上放风筝、谱恋曲、劈柴、喂羊,时而在山巅面朝黄土思人生,不忘在山下埋头苦读拼前程,那才是真正的求学深造和灵魂鼓舞啊。

不过兰大前任校长王乘曾表示兰大平均每年有36名本科新生退学。只能说这些同学的境界还不够,略缺乏仙风道骨的气质。

暨南大学番禺校区

郊外生活真的苦

郊区建校区越搬越偏僻成了不少校园扩建的惯例,地理位置没办法改变了,但设施跟不上、生活不便利,才是让学生们更头疼的事情。

不久前一名自称是暨大番禺校区的学生在微博上发帖,称校区保卫队在校内抓外*小哥,并扣留或没收外*,让一些学生不仅饿了肚子,还丢了饭钱。

出于安全考虑,不少大学会限制外*入校。可是暨大番禺学子很无奈,校内饭堂和几家小型餐厅在吃饭高峰时很难满足需求,吃完饭想到市区遛个弯,也要深思熟虑一番才行。

来往新造地铁站和校园的一些小巴行驶距离短、收费高,还常超载。如果不想挤小巴,可能要去尝试一下秒速五十米的摩的……

孤零零蜗居在深圳的暨大旅游学院,忍不住跑出来和番禺校区抱头痛哭:他们都说深圳很好,华侨城很好,然后呢?

同济大学嘉定校区

跨个校区何其艰辛

“某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大礼堂的《同舟共济》的演出刚刚开始,有一波学生才陆续走进大礼堂摸黑找座位。这些学生刚从嘉定校区坐校车赶过来看演出。

这一天的校车在17点25分从嘉定校区出发,到达四平路校区时已经18点55分。看完演出是晚上21点15分,与在本部生活的同学不同,嘉定校区的同学急匆匆地走出大礼堂,赶去上车地点,在路况良好、有校车直达的情况下,能在晚上十点多回到嘉定……”

一名同济嘉定学子用实际经历,讲述了其跨校区旅途之艰辛。

位于上海西北黄渡镇的同济大学嘉定校区,西接江苏昆山,北邻江苏太仓,就是离魔都中心远得很。虽然偏僻可是学校面积大啊。

据官方数据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校内的道路一般宽度在5-7米左右,在该校一名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研究生的分析中,“依据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的著作《隐匿的尺度》中提到的理论,这是一个可以打招呼却较难正常对话的距离。”

长期生活在地广人稀的空间,有的同学甚至变得非常“社恐”:“后来再去人多的地方,不仅有点害怕,甚至还有点想跑。”

同济大学2021年在各省录取情况如下: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