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有理数的概念是什么
有理数这一项是初一上册的知识点,对于初中新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学好这一部分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很多同学想要想要提前了解一下初中有理数的概念是什么?接下来新励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方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有理数的概念是什么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注意:有时为了研究的需要,整数也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的数,这时的分数包括整数。但是本节中的分数不包括分母是1的分数。因为分数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互化,上述小数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所以我们把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看作分数。“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0”是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
有理数集可以用大写黑正体符号Q代表。但Q并不表示有理数,有理数集与有理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理数集是元素为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而有理数则为有理数集中的所有元素。
有理数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a+b=b+a。
减法运算律
减法运算律: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先乘,或者先把后两个相乘,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某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c)=ab+ac(ab)c=a(bc)ab=ba。
有理数及其分类
正数、负数
定义:大于0的数叫正数,例如2、+3、3.15等(“+”通常省略不写);小于0的数叫负数,例如-3(在正数前面加上“-”)
注意: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它是一个非正或非负的数,正、负数以0为界,规定0为最小的自然数。
数轴及其三要素
定义: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知识点延伸:01.数轴是一条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02.原点的选定、正方向的选取、单位长度的确定都是根据实际需要来规定的。
相反数
定义:只有符号不相同的两个数称为相反数,例如-2和2、6和-6等。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
相反数的性质: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反之,若a+b=0,则若a、b互为相反数。
知识延伸: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单独的一个数不能说是相反数,例如8与-8成相反数:数轴上原点两侧的两个点表示的数不一定为相反数,例如5与-6,只有既位于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才互为相反数;任何一个数都有相反数。
绝对值
定义: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 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 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绝对值用 “ | |”来表示。例如数a的绝对值是|a|,读作a的绝对值。(零绝对值0)
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离原点的距离越远,绝对值越大,反之则越小。
代数意义: 一个正数和0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总之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
以上就是由咱们学堂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有关于初中有理数的概念是什么的相关内容。数学是初中没有科目之一,了解其中的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本要素。更要掌握好其中的知识点并学以致用,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概念是什么
有理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这篇文章我就给大家分享有理数的概念及相关知识点,供参考!
有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是指两个整数的比。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整数也可看做是分母为一的分数。有理数的小数部分是有限或为无限循环的数。
有理数是实数的紧密子集:每个实数都有任意接近的有理数。一个相关的性质是,仅有理数可化为有限连分数。依照它们的序列,有理数具有一个序拓扑。有理数是实数的(稠密)子集,因此它同时具有一个子空间拓扑。
有理数集
有理数集即由所有有理数所构成的集合,用黑体字母Q表示。有理数集是实数集的子集。有理数集是一个无穷集,不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有理数集是一个域,即在其中可进行四则运算(0作除数除外),而且对于这些运算,以下的运算律成立(a、b、c等都表示任意的有理数):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3.存在加法的单位元0,使【0+a=a+0=a】
4.对任意有理数a,存在一个加法逆元,记作-a,使【a+(-a)=(-a)+a=0】
5.乘法的交换律:【ab=ba】
6.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7.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8.存在乘法的单位元1,使得对任意有理数a,有【1×a=a×1=a】
9.对于不为0的有理数a,存在乘法逆元1/a,使【1/a×a=a×1/a=1】
10.【0a=0】说明:一个数乘0还等于0。
初中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有理数是指两个整数的比。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有理数具有顺序性、封闭性、稠密性等性质。
有理数的定义
有理数为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正整数和正分数合称为正有理数,负整数和负分数合称为负有理数。因而有理数集的数可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由于任何一个整数或分数都可以化为十进制循环小数,反之,每一个十进制循环小数也能化为整数或分数,因此有理数也可以定义为十进制循环小数。
有理数的性质
(1)顺序性
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a、b,在a<b、a=b、a>b三种关系中,有且只有一种成立。(三岐性)
如果a<b,那么b>a。(不等的对逆性)
如果a<b,b<c,那么a<c。(不等的传递性)
如果a=b,b=c,那么a=c。(相等的传递性)
如果a=b,那么b=a.(相等的反身性)
(2)封闭性
任意一对有理数,对应的和、差、积、商(0不为除数)仍为有理数。
(3)稠密性
任意两个有理数之间存在着无限多个有理数。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定义
有理数是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同时还是初一数学知识的基础。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定义,希望对数学学习有所帮助,供参考。
初一数学有理数是什么意思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整数也可看做是分母为一的分数。有理数的小数部分是有限或为无限循环的数。不是有理数的实数称为无理数,即无理数的小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数。
有理数为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正整数和正分数合称为正有理数,负整数和负分数合称为负有理数。因而有理数集的数可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有理数集是整数集的扩张。在有理数集内,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除数不为零)4种运算通行无阻。
有理数是实数的紧密子集:每个实数都有任意接近的有理数。一个相关的性质是,仅有理数可化为有限连分数。依照它们的序列,有理数具有一个序拓扑。有理数是实数的(稠密)子集,因此它同时具有一个子空间拓扑。
判断有理数的方法
凡能写成q/p(p,q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圆周率(3.1415926……)不是有理数。
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初中有理数概念
1、有理数定义:有理数为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
正整数和正分数合称为正有理数,负整数和负分数合称为负有理数。因而有理数集的数可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2、有理数性质:在数学上,有理数是一个整数a和一个正整数b的比,例如3/8,通则为a/b。0也是有理数。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整数也可看做是分母为一的分数。有理数的小数部分是有限或为无限循环的数。不是有理数的实数称为无理数,即无理数的小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数。
3、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直观表示可以看下图: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