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政治论文
我来补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摘要:“实现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发展形态上的根本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健康、扎实地向前推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走科学发展观指引的道路,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笔者认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将科学发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就是要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加快发展全面打造和谐东营。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有着极为丰富的物质文明支撑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将物质财富的积累作为工作的中心,用学习促发展、以和谐促进步,真正使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一、和谐社会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实现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离开人的需要,为了发展而发展,甚至为了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而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避免利用大量的资源消耗和掠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的严重破坏来实现所谓的发展。杜绝由于决策失误或短视的选择,在不同地区或地区之间出现项目的重复建设,造成人力物力的严重浪费和产出的无用性,使得这部分社会财富表现为无任何发展动力的无机性。一个和谐社会的形成,不仅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人们其它方面的需要,这是国人的一致共识。在加快经济发展,努力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要健全民主法制,加强社会管理,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活条件,努力建设“生态环境”,加强信用建设,培育公民道德,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社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必须综合施策,全面推进。要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广泛发扬民主,维护社会安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资源,防治污染,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正确处理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现全面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和发展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要把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研究解决问题与总结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要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实施“十一五”规划结合起来,确保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紧紧围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促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三、和谐社会是以信任与合作为基础的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落脚点是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我们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其目的是为人创造一种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科学发展观的特征是协调性和持续性,大家知道,从社会结构要素的协调到利益群体关系的协调,都少不了合作与信任。合作与信任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当今社会中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认同,信任与合作互助是不可能的。合作不仅是一个利益集团对待另一个利益集团的文明态度,更是降低社会发展成本的有效途径,也是造就社会祥和、文明进步的思想基础。在当代和谐社会建构中,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对他人予以适度的关爱,更容易化解各种利益悬殊所造就的暴戾之气,形成和谐、协调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文明与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