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垫江
一是具有古老的龙图腾文化色彩的地名较多。在众多的聚落地名和自然地名中,如九龙寨、五龙场、龙井乡、长龙寨、龙凤场、回龙场、龙居湾、骑龙穴、龙坡、龙洞湾、九节龙、龙桥、聚龙桥、回龙寨、石龙、青龙寨、青龙观、骑龙形、骑龙斜、元龙嘴、金龙、鱼龙、石龙坡、三龙、龙安、龙门、兴龙、龙岗、龙亭、龙泉、龙跃、云龙、双龙、排龙、接龙、龙头、火龙寨、活龙寨、蝉龙鞍、龙溪河、卧龙河、龙滚滩、黑龙洞、青龙洞、黄龙洞、白龙洞、龙王洞、老龙洞、龙洞沟等,皆含有浓郁的龙文化色彩。有的根据古老传说而得名,也有因地貌特征而得名。
二是由地面文物和古迹衍生的地名较多。如千佛岩、高塔、金塔、八角庙、大通、白象、石塔、南印寺、川主庙、飞云庵等。有的地名与古代军事活动有关,如梅子关、杨柳关、沙坪关、峰门关、永坪寨、罗汉寨、天宝寨、观音寨等。
三是由古老传说形成的地名较多。如太平、禅岩、石脚迹、拴牛坝、玉皇沟、五老岩、老官坡、百草、雨山台、鹤山、鹤游坪、燕口、福禄坝、女桥、因缘湾、漏滩、插旗山、老君滩等。其中太平为今太平镇治地,据《垫江县志》载,因巴国时一名叫姚皇的王子在此大摆太平宴而得名;禅岩为唐贞观初年高僧马祖创大通寺时的修身之所,因其精诚所至而令苍岩石壁发五色圆光;石脚迹为老子云游路过时所留下,明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中有记载。
四是部分地名具有明显的地理景观特征。垫江县境东部和西部皆为连绵的山脉,中部为起伏的丘陵,溪河夹绕,地理景观独特。如双乳峰、石人山、钟嘴寨、虎山、凤凰嘴、狮子岩、猫鼻梁、石岭、三河口、双河口、坛子口、鼻桥、石坪、碓窝凼、驴子塘、尖山、高石坎、牛头寨、老鹰岩、石牛滩、石蛋坡、棋盘石、三块石、乌龟堡、马鞍山、瞎马寨、火烧岩、雀儿山、犀牛望月等地名,皆与地形特征相符。
五是境内地名多具有移民文化特征。垫江县在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分别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乱,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由此在明初和清初有两次大规模“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外来移民“插标为业”,聚族而居,因而多以大户、望族姓氏或户主姓名冠地名。如严家场、包家场、裴兴场、曹家场、董家场、蒋家店、熊家沟、程福沟、甘家湾、李白大坝等,约占集镇和自然村总数的20%左右。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