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他是否还在人间》主要是表达什么呢

《他是否还在人间》主要是表达什么呢

发表时间:2024-07-10 05:45:03 来源:网友投稿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除了他的才华之外,最为出名的还有他的幽默。任何的事情他都能通过极其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他的作品《他是否还在人间》讲述的虽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是在这样的一个比较凄凉的话题上,马克吐温还是用了一种非常幽默的方式来进行阐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否还在人间》到底讲述的是关于什么的故事。

马克吐温《他是否还在人间》讲述的时候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现象?

  每个无名的、没人理会的艺术家在他死后总会被人赏识。——(美)马克•吐温《他是否还在人间?》

  在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著名人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呢?

  这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通常都已经死了。而且有许许多多的艺术家,他们总是在生前默默无闻,好像直到他们去世,他们的才华才会被后人赏识。

  不知道这是不是一条客观规律,但是,机智的马克•吐温肯定是发现了这一点,才在他的短篇小说《他是否还在人间?》里,拿这条“规律”开起了玩笑,而这也正是我们摘抄句子里所表达的内容。

  这篇小说《他是否还在人间?》中的他,并非别人,正是法国著名画家弗朗索瓦·米勒。

  小说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出发,写了“我”在一个度假胜地听到的一个离奇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米勒在年轻时空怀一身技艺,却穷困潦倒。

  他那幅闻名后世的油画《晚祷》一度索价8法郎,就把只愿意出5法郎的买家吓跑了,对此,米勒还后悔不迭。

  正当米勒与其他画家朋友穷困潦倒之际,一位名叫卡尔的画家发现了一条定律,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摘抄句子:每个无名的、没人理会的艺术家在他死后总会被人赏识。

  于是,这几个人打算通过抽签来决定一个人来装死,而这个中签的人正是米勒。

  在假死之前,米勒以每天50余张的速度作画,而他的朋友们则用尽手段拉拢记者、画廊老板、收藏家等等所有艺术界的人,宣传米勒的才华,炒作米勒即将去世的消息。

  果不其然,这一招奏效了。米勒迅速成为艺术市场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作品卖价青云直上,让他的朋友们大赚了一笔。

  几个月后,米勒的朋友们宣布了他的死亡,并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米勒本人还作为“米勒的亲戚”来到了现场,充当了自己棺材的杠夫。

  当然在米勒“死”后,他作为大师资格更是毋庸置疑了。

  米勒和他的朋友们把卖画的钱一分为四,大家都摆脱了穷困的处境。不过可怜的米勒却被迫隐姓埋名地度过了孤独的后半生。

  这一部看似荒唐的闹剧,却是马克•吐温以同情的口吻揭示了艺术家共同面临的生存窘境,表现出来的艺术家的创作艰辛令人悲叹。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