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安全手抄报
是指飞行安全和空防安全。飞行安全在国际上普遍称之为航飞安全,英语谓“aviationsafety”,它所涉及的是与航空器飞行相关的客观因素。如航空器的性能、物理状态、航空活动中所依赖的航空设备、设施问题,通讯、导航、气象问题,从事航空活动的人员素质问题等;空防安全,国际上称之为航空保安,英语谓“aviationsecurity”,它所涉及的是与民用航空安全相关的人的主观因素。主要是某些人为了政治、经济或其他的组织或个人目的,人为的非法扰乱民用航空秩序、破坏航空设施、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问题。如果要给“空防安全”明确下个定义,我们今天所说的空防安全,是指为了有效预防和制止人为的非法干扰民用航空的犯罪与行为,保证民用航空活动安全、正常、高效运行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及所采取的法律规范的总合。
我们所提出的空防安全这个概念,并非是对国际上航空保安概念的直接翻译。它是根据我国民航航空保安的历史发展,逐渐与国际民航航空保安相结合,科学总结、概括出的一个特定概念。应该说它不仅包含了航空保安的含义,同时它还包含航空保安所不具有的内容。如果全面了解空防安全的概念,我们就会发现,简单的以航空保安来取代空防安全,不仅仅会难以扭转长期以来我国民航对空防安全所形成的印象,也将会失去我们自己的特点。要全面、准确了解空防安全的概念,还是要回顾一下我国民航航空保安的历史。新中国民航从它诞生的那天起,航空保安就是他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
8月,南京国民政府在美国资本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航空公司,简称“中航”。1931年2月,国民政府又与德国合资经营了欧亚航空公司,并于1943年2月经过改组,成立了中央航空运输公司,简称“央航”。“两航”由于得到了国民政府的支持,在中国发展很快,并成为旧中国民用航空的骨干公司。解放前夕国民党政权企图将“两航”由香港迁至台湾,妄图依靠“两航”的空中运输力量,架起台湾与西南各省之间的桥梁,占据西南,负隅顽抗,待机反攻。为了粉碎国民党的战略阴谋,中共香港地下组织,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策动了“两航起义”。“两航起义”的胜利,不仅彻底粉碎了国民党政权的战略部署,促进祖国大陆的解放进程,“两航”起义归来的飞机、航材和航空专业人员,为新中国的民航事业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的国民党政权,更加仇恨新中国的民航事业,并开始了疯狂地反攻,他们用军事手段达不到目的,便开展广泛的“心战”,发动了对中国民航的策反行动。新中国民航的航空保安工作,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同国民党台湾政权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的继续。针对当时的形势,民航提出了要建立“空中防线”的安全保卫工作目标。“空防”既是对“空中防线”的简称。空防的任务主要是防止内部人员禁不住敌人诱惑,驾机外逃。在民航总局党委制定的《关于空中防线工作的措施和规定》中,明确提出保卫空中防线安全,是民航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空中防线安全”在新中国民航诞生后的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民航安全保卫工作的标准和方向。
1977年6月1日,新疆乌鲁木齐管理局一架安二型303号飞机,在执行乌鲁木齐至哈密的航班任务时被劫持。劫机犯张楚云,因政治问题被单位审查。张为了达到逃亡境外的目的,他带有玩具手枪、体育教练手榴弹、假炸药包以及大扳手、地图等物。购买机票登上民航的飞机,待起飞后,实施了劫机行为,被机组成功制止。这是新中国民航发生的第一起劫机事件。自此以后又连续发生数起劫持民航客机事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发生的劫持民用航空器的行为,对中国民航的安全构成极大危害,反劫机成为民航空防的主要任务。反劫机已经成为空中防线安全的代名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反劫机已经是我国民航航空保安的一个专用概念,直到今天,我们还能见到它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