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前后期诗歌变化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前一类作品如《斗鸡》、《公宴》、《侍太子坐》等,描写游乐宴享之事,内容比较空虚浮泛。另一类作品有《泰山梁甫行》、《送应氏》等。《泰山梁甫行》描写了滨海地区人民的困苦生活,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像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从这些朴素而真实的描写中,可以体味到诗人对下层百姓所怀有的同情。《送应氏》二首,送别好友应□,作于建安十六年随军西征途经洛阳时。诗中除叙述友情外,着重写了东汉皇都洛阳在战乱以后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的残破荒凉景象以及诗人的内心激动,反映了汉末军阀混战所造成的社会大破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诗中写到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同曹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王粲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七哀》之一)等描写相一致。另外《名都篇》写京洛少年的骑射之妙,游骋之乐,前人以为有讥刺之意,但从内容看,当是作者生活的自我写照。他的《白马篇》则写幽并游侠儿的高强武艺和报国立功的壮志,以寄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等句作结,表现了建功立业的抱负。诗风雄健刚劲,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其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七哀诗》、《怨歌行》、《□□篇》、《杂诗》等6首。《野田黄雀行》大约作于曹丕继位之初,诗中以黄雀上遇鹞鹰、下逢罗网,来比喻他的好友丁仪、丁□被曹丕所杀。《赠白马王彪》是一篇力作。诗作于黄初四年,其年五月,诸藩王俱朝京师洛阳,任城王曹彰在洛突然死去,七月诸王还国,曹植与曹彪(白马王)同路,又被监国使者所禁止,诗人意毒恨之,愤而成篇,以赠别曹耄???章,先写离开洛阳返回封地时途中情状,又写对已故曹彰的怀念和对即将分离的曹彪的惜别之情。诗中愤怒斥责监国使者是鸱枭、豺狼、苍蝇,实际上矛头指向了曹丕。诗中安慰曹彪不要过于悲伤,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整篇作品既表现了深沉的悲痛,又不流于悲伤绝望,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七哀诗》使用以夫妇比君臣的手法,诉说自己被长时间弃置勿用的愁思。《杂诗》六首,非一时一地之作。除第
一、 六首(高台多悲风,飞观百余尺)外,其余四首大抵是后期作品。其中第
二、
三、 四首,内容与《七哀诗》相类,多抒写时光流逝而自己无所作为的悲哀。第五首(仆夫早严驾)则跳出了感叹个人命运的圈子,把注意力转向国家大事,对当时政治形势表示关切,并发出了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呼声,显示了身处逆境而志意不衰的精神状态。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其中乐府诗体占一半稍多。这表明诗人与他的父亲曹操、兄长曹丕一样,也很重视从汉乐府民歌中汲取创作养料。如《美女篇》对美女的大段描写,就是借鉴了汉乐府古辞《陌上桑》对罗敷的描写;《白马篇》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七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等,就是学习民歌中常用的问答手法;《五游咏》披我丹霞衣,袭我素霓裳,……带我琼瑶佩,漱我沆瀣浆,《野田黄雀行》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等,也都是源出于乐府民歌的手法。《赠白马王彪》大部分章间的首尾转换,也都使用乐府民歌常用的连章衔接句式。另外曹植的有些诗句还直接从乐府诗中化出。由于着意吸取了汉乐府民歌的滋养,曹植诗歌具有明朗、和谐、清新等特色。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赠白马王彪》就是出色的一例。其次曹植在诗歌语言的提炼和修饰上,是远胜于汉乐府古辞及《古诗》的。例如他的《美女篇》,其描写手法比《陌上桑》更加工细,辞藻更加华丽。即使是他的游仙诗,也比汉乐府中的同类作品写得圆熟,二者相比,工拙不同,是相当显著的。由于刻意提炼的结果,曹植诗中有不少精采的警句,如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君子行》,《乐府诗集》作古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箜篌引》)等。曹植善于运用民歌传统的比兴手法而又加以创新,诗歌开篇的比兴所传达的某种情绪往往以居高临下之势笼罩全诗,一气贯注。所以曹植的诗往往一开头就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所谓陈思最工起调(沈德潜《古诗源》卷五),正是指此而言。另外曹植的五言诗还颇留意于文句的整饬和音韵的和谐。如《公宴》中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等句,即已形成初步的对偶句了,有些诗句在音韵上也大致具有平仄相对的形式。关于曹植诗歌总的艺术风格,钟嵘曾指出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诗品》上),这是比较全面的评价。曹植的诗一方面感情真挚强烈,笔力雄健,体现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风,另一方面又呈现着色泽丰富,文采斐然的面貌,在这一点上,曹植是度越前人的,在所有建安作家中,也是突出的。所以在中国诗歌史上,他被视为五言诗的一代宗匠,诚如钟嵘所说的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