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心理学中的智力的定义

心理学中的智力的定义

发表时间:2024-07-13 00:13:01 来源:网友投稿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智力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

智力的高低通常用智力商数来表示,是用以标示智力发展水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智力不指代智慧,两者意义有一定的差别。

人种智商水平:

此人种平均智商水平数据学术界已对此形成了共识。人种平均智商水平从高到低:犹太人(110),汉族(106),东亚人(包括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105),日耳曼人(西欧、北欧、北美、澳洲)(100)(日耳曼人智商方差最大,出现极高智商和极低智商的概率最高)。

斯拉夫人(东欧)(97),爱斯基摩人(91),拉丁裔(南欧、南美)(89)(有大部分是混血儿,纯血统拉丁裔白人平均智商98)。

蒙古及中亚人(89),东南亚人(87),美洲本土印第安人(87),太平洋诸岛土著居民(85),南亚及北非人(8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黑人(67),澳洲原住民(62)。人种智商最低地区是南非沙漠高原的布须曼人和刚果(布)雨林地区俾格米人,平均智商为54。

2006年,理查德·林恩教授出版了名为《种族智力的差异:一种进化分析》的新书,总结出不同地区人种智商的差异排位以及原因,并据此绘制了全球智商分布图。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