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混凝土入模温度是多少

混凝土入模温度是多少

发表时间:2024-07-15 00:20:00 来源:网友投稿

温度最高不宜超过35℃最低不宜低于5℃。

根据《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第4.3.6条:“混凝土拌合料运输至浇筑场所时,最高温度不超过35℃,最低温度不低于5℃”。也就是说凡是有可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场合都要求有环境温度和模具温度的测量程序。

水化热引起的温度裂纹主要有两种。一是当最高温度降到环境温度时,会发生大量的收缩。热膨胀系数为10的-5次方,即混凝土每下降10度就有10个微应变(典型情况),混凝土一般能承受200个以上的微应变。二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开裂。温差一般要求控制在20度以内。

扩展资料:

减少混凝土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

水泥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硅酸三钙、铝酸钙、硅酸二钙等。这些矿物晶体在水化过程中会放热,其中C3S放热峰值出现在遇水后约4~8小时,其他组分的放热速率稍慢。此时形成的水泥石比重很低,混凝土强度性能不高。

大量的放热反应导致混凝土温度迅速升高,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其绝对温升可达40℃左右。由于混凝土本身的热胀冷缩,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形成温度应力。如果此时的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的强度,就可能产生裂缝,破坏混凝土结构缺陷。

因此为了避免或减少混凝土温度裂缝:

1、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能力,如铺设温度钢筋;

2、通过各种工程措施降低绝对温升。主要的工程措施有预冷(即控制混凝土入仓温度,降低绝对温升)和后冷(铺设冷水管道)。

3、通过水泥生产过程控制加热系数。如控制水泥细度,控制水泥矿物组成(降低早期C3S的高热值),延迟放热峰值,使其有足够的强度在峰值温度应力下抵抗开裂。

4、使用各种外加剂减少单位混凝土体积的水泥用量。如添加减水剂、添加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上述方法通常是综合应用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