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杜甫·丽人行》的思想感情
古诗《杜甫·丽人行》的思想感情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①。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②。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③。
头上何所有?翠为叶垂鬓唇④。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⑤。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⑥。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⑦。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⑧。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⑨。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⑩。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11]。
杨花雪落覆白苹[12],青鸟飞去衔红巾[13]。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14]。
【注释】
①三月三日,即上巳节。唐人非常重视这个节日,长安士女多于这天游赏曲江。水边即指曲江。②二句极写丽人天姿之美。态浓意远姿态浓艳,神情高远。淑且真贤淑纯真,毫不做作。肌理细腻肌肤腠理,细嫩丰润。骨肉匀体态匀称,胖瘦相宜。③“绣罗”以下六句,极写丽人服饰之精美。绣罗刺绣的丝织品。蹙(cù)金,一种刺绣工艺,指用金银丝线刺绣成皱纹状的织物,又名捻金。孔雀、麒麟,为衣裳上所绣物色。二句谓丽人身着绣有孔雀和麒麟图案的华丽衣服,与暮春旖旎的风光交映生辉。④翠,翡翠。(è)叶,妇女发髻上的花饰。鬓唇鬓边。⑤腰衱(jié),裙带。这句是说裙带上缀以珠饰,压而下垂,十分合体。⑥二句转写杨氏姊妹之得宠。就中其中。云幕谓帐幕之多犹如重重云雾。汉代皇后所居之室,以椒末和泥涂壁,故称“椒房”。后世遂称后妃为椒房,称后妃亲属为椒房亲。此指杨贵妃姊妹。赐名指玄宗天宝七载(748)封赐杨贵妃三姊为国夫人事。《旧唐书·杨贵妃传》:“有姊三人,皆有才貌,玄宗并封国夫人之号:长曰大姨,封韩国;三姨,封虢国;八姨,封秦国。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⑦紫驼之峰,即驼峰,是骆驼脊背上隆起的肉。唐代贵族名食中有驼峰炙。翠釜以翠玉为饰的锅。水精即水晶。行,按次序传送。素鳞指鱼。二句极力形容杨氏姊妹饮食之华贵精美。⑧犀箸,用犀牛角做的筷子。厌饫(yù),饱食生腻。久未下是说因为吃腻了,面对精美的食品,没有胃口,反觉无以下箸。鸾刀刀环系有小铃的刀。缕切细切,谓切脍如丝缕之细。纷纶犹纷纭,繁乱之意。空纷纶是说因为贵妇们什么都吃腻了,不动筷子,害得厨师们空忙乱一阵。二句极写杨氏姊妹的骄奢挥霍。⑨二句是说皇帝命宦官送来许多珍贵食品。黄门即宦官。以其服役黄门之内,故名。鞚,***。飞鞚即驰马如飞。不动尘形容驰马轻快,亦喻骑术高超,虽骑马飞驰而尘土不扬。御厨专供皇帝用的厨房。亦指为皇帝做膳食的人。络绎往来不绝。八珍原指八种烹饪方法,后用以泛指珍贵的食品。据史载天宝年间,玄宗曾以姚思艺为检校进食使,并经常将水陆珍馐颁赐杨氏兄妹,派宦官分送各家,“五家如一,中使不绝”。可见以上二句写杨氏恩宠,亦是写实。⑩箫鼓,两种乐器名。哀音指音乐宛转动人,故下云“感鬼神”,极力形容歌舞之盛,演奏之妙。宾从宾客随从。杂遝(tà),杂乱众多貌。实要津语意双关,实写杨氏姊妹游春队伍塞满了道路,暗喻杨氏兄妹占据了各种重要职位。[11]后来鞍马,指杨国忠。逡巡徐行貌。轩,车的通称。当轩下马见国忠意气洋洋,旁若无人之状。锦茵锦制的地毯。[12]古人认为苹为萍之大者,又有“杨花入水化为浮萍”之说。杨花即柳花,又谐应杨姓。据此则杨花、萍、苹虽为三物,实出一体,故以杨花覆苹影射杨国忠与虢国夫人的暧昧关系。唐章碣《曲江》诗有“落絮却笼他树白”之句,可见当时曲江杨柳甚盛,故有“杨花雪落”之景。又北魏胡太后尝逼杨白花私通,杨惧祸奔南朝梁,改名杨华,胡太后追思不已,遂作《杨白花》歌词:“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杜诗亦暗用此事。[13]青鸟,传说为西王母使者。隋薛道衡《豫章行》:“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红巾,妇人所用红手帕。比喻男女传情之物。“衔”字用得微妙。二句为隐语妙在结合眼前景物以刺杨国忠与从妹虢国夫人的***丑行。[14]炙手,烫手。炙手可热形容气焰灼人。势绝伦权势无人可与伦比。慎莫千万不要。丞相指杨国忠。嗔,恼怒。最后二句讽刺杨氏势倾天下,不知羞耻。
【评析】
此为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十一月,权相李林甫死,杨国忠为右相。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慎莫近前丞相嗔”,当是天宝十二载春作。杜甫巧借曲江游春这一特定事件,先用铺张扬厉的手法描绘了长安丽人的丰神、体貌、服色之丽,然后“就中云幕椒房亲”笔锋一转,着力描写杨氏姊妹的穷奢极欲,嚣张气焰,与前所写“丽人”相比,她们特有的并不是外表的美丽,而是恃宠骄纵,贪婪地追求口腹之欲和声色之娱,实际上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后来鞍马”之后,又把镜头对准杨国忠一人,用比兴含蓄的手法揭露他的丑行,更是禽兽不如。最后“慎莫近前丞相嗔”一句,直指丞相,“图穷匕首见”,真有画龙点睛之妙。通篇皆似铺张作赞,但却句句是贬,作者的讽刺艺术是很高明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