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象征意义和诗句
1.关于竹子的象征意义的诗句
关于竹子的象征意义的诗句1.竹子的象征意义诗句关于竹子的古诗有哪些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宋.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七律)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庭竹唐·李中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唐·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篱竹(清)郑板桥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清)郑板桥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咏竹(明)李日华逗烟堆雨意萧森,峭石摩挲足散襟。记却洒瓢深草里,醉醒月出来寻。
白居易《访陶公旧宅》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
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
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
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
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
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唐.杜甫《咏春笋》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唐.杜甫《咏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明.徐渭《风竹》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清.戴熙《题画竹》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宋·范成大衡《阳道中二绝》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宋·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唐·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唐·杜甫《堂成》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唐·杜甫《竹》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唐·白居易《食笋诗》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清·蒲松龄《竹里》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清·吴昌硕《咏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清·郑板桥《竹石》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唐·陈陶《长竹》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清·郑板桥《竹石》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清·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明·陈良规《咏竹著》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裴迪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慈姥竹李白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柳宗元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竹径李得裕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檀栾被层阜萧瑟映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新竹元稹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新栽竹白居易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酬人雨后玩竹薛涛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刘长卿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
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
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
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
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洗然弟竹亭孟浩然。
2.竹子的象征意义
竹节竹品映风骨
在中国竹子与梅、兰、菊被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以其中空、有节、挺拔的特性历来为中国人所称道,成为中国人所推崇的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动写照。
竹子在中华民族里我们的诗词里头,它地位很高的,竹子它没有什么香味,如果闻到了(那是)一股清气、清香,去闻它还没有什么香味,但是竹子在中国文人的理想世界里,给它附丽上了很高的品格。从《诗经》我们知道《卫风》里头就有歌颂它的诗,就是《淇奥》(篇),那么他在赞美一个英雄人物,一个保卫周王朝的卫武公,他就用竹子来起兴,用竹子的整个生长过程来说明一个伟大人格的整个的(形成)过程。
中国的文人里面,在晋朝专门讲清谈的时候有七个了不起的文学家,称之为竹林七贤,因为这七个贤人是在竹林里面的,用竹林来反映七个文人的人品,又用七个人的文采来附丽在竹子身上,人文同自然相互映照。
陈子昂就用了极大的热情在歌颂竹子的节,他怎么说的呢?春木春天的树木,有荣竭,木本的东西它会有凋谢的时候,也会有它繁荣的时候,但是有一样东西就不同,此节无凋零,竹子的节它是没有凋零这个概念的;始愿与金石,我愿意什么呢?这个节与金石同在,金石,金属品的金,石头的石,金石是不会变形的,这个节也不会变形的,终古保坚贞,终古保坚贞这个诗是陈子昂,就是(写)前不见古人的这位伟大诗人,他对竹子的节的歌颂。
梅兰芳先生他是属马的,甲午年生的,1894年就是甲午海战那年生的,那一年是抗日的那一年,那么他生的这一年就是抗日的,所以日本占领了上海的时候,他拒绝唱戏,他把胡子留起来,他墙有一幅画,画的是竹子,写了两句话:傲骨迎风舞,那么下头就写虚怀抱竹坚,抱着竹子一个坚贞不屈的样子。
已故的大画家蒋兆和大师,通过一张画又有讽刺,又有寄托了他一些痛苦、一种郁闷、寄托他的一种愤懑,这张画画的是一个盲人手上拿一根竹子,盲人走路就靠这个竹子杵着走,画完了以后,他意味深长地题了一首诗,莫笑吾无目,你不要笑我没有眼睛,但凭这只竹,人间黑暗地人间说得是旧社会,这个地方那么黑暗,有目岂吾如,有眼睛哪里比得上我呢?因为我还有一根竹子在带着我走路,这个里头双关,一个是盲人出来用个竹,那么另外一个说明了画家所追求的那个竹所带他走的那条路,竹走的路是一条高尚的路,就是纹路都是很直的,而且有节,而且是虚心抱竹坚,这样一条路。蒋兆和先生画画的好,这首诗我也没有忘记。
3.竹子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竹,有着不一般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竹子的象征意义: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不怕威逼利诱,坚持自我等。
举例
1.表有气节、刚直不阿: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不可居无竹:意思是自己和世俗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不一样,自己只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
3.表豁达:
《竹》--苏轼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4.从不同方面形容竹子的诗句及含义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韵译文
咬住了青山就绝不肯放松,
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
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编辑本段]名句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5.关于竹子的美好描写、诗词、象征什么
竹之美
在阳光下的竹,光彩绚丽,就好像早晨的第一道曙光,显得亮丽夺目。
在风中的竹屹立不摇,就好像朋友之间的情谊,永远坚固。
在雨中的竹珠光翠影,就好像每天的第一滴露水,闪烁著珠光。
在雾中的竹高深莫测,就好像一位法力高超的法师,难以捉摸。
竹像那正直的君子,因为他直外虚中。
竹像那朴素的乡下人,因为他不在乎外表。
竹轩
小轩与竹事还往,庭下寂寞无客尘。
开书读对圣贤语,一亩清风为主人。
竹宋祁
修修梢出类辞卑不肯丛。
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
于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
咏竹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王安石.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江西临川人。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
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帖碎金。
竹里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和耿天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一
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要使竹林有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和耿天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二
无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恋恋睇袍意,岂为哀怜范叔寒。
和耿天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三
玉润明信好冠,错力剜出鲜纹干。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欢盟未可寒。
和耿天以竹冠见赠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断檀栾,雾卷云蒸久未干。
遗种山林真自称,何须貂暖配金寒。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出深山,
任尔东西南北风。
象征坚贞不屈,顽强拼搏向上的精神。
6.关于竹子的诗句
1、清代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2、宋代陆游《东湖新竹》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翻译:竹初种时,用棘条编成篱笆,小心谨慎保护好新竹,新竹长成,碧绿浓荫,倒映在水之涟漪中。夏日的清风吹过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当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热。
笋壳脱落时听到簌簌悉悉的声音,竹子拔节时,初现疏疏落落的倩影。退归闲暇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好随地安眠。
3、唐代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翻译:窗外的丛竹挺拨直立,青翠中预示来年的春寒。竹子的坚贞为人欣赏,因为竹笋还未长成长竿。
4、唐代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翻译: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5、清代郑燮《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翻译: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