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丁巳重阳前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清代·纳兰性德《沁园春·丁巳重阳前》沁园春·丁巳重阳前清代:纳兰性德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婉约重阳节,叹息怀念译文及注释译文夜已阑,月满西楼,深院锁著寂寞的梧桐,秋虫低吟一曲惆怅。你凝视摇红的烛影,不觉睡去,白日所思夜入梦来:“丁巳重阳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思念在梦中哽咽著,片片碎了,飞落似春尽溪畔散落的桃花,而爱却如大漠孤坟上的青草,至死都坚持着葱茏之色!你叹,“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你忆“锈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倚斜阳”。你悲“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风轻云淡月华如水,今夕何夕?纵有红巾翠袖,谁又能拭你腮边之。梦醒了伊人软语仿佛仍在耳边徘徊,伊人泪眼仿佛仍在眼前婆娑,但是伊人何在?词人竟沉溺于梦境不能自拔,披衣而起,在茫茫“碧落”中“寻寻觅觅”。又有谁能见证这一夜的辗转,一夜的奔波,一夜的背情呢?或许只有早落在头发上的秋霜吧。真是秋霜?还是“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谁知道呢。“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又怎么能再续前缘?只有未亡人的回忆、愁绪还在不断的滋长吧!看着曾经一起流连过的“春花秋叶”,又一次勾起了莫名的伤感。怎么能够承受如此痛苦的煎熬?还是把你忘却吧!抹去了你留在我生活中的印痕。但是邻院幽幽的笛声,又一次把你带回我的身旁。“真无奈”!
赏析词的上片以低婉的叹息起笔,既是叹息亡妻早逝命薄,也是哀叹自己的薄命。接下去写往日的夫妻恩爱情景,反衬出今日永别的苦情,梦醒后的凄清难禁。结穴处再点梦中“只灵飙一转”,为之无限的怅惘,无穷的恨憾。下片进一步刻画苦苦追寻亡妻的踪影和追寻而不可得的沉痛心情。这里用料想之情景表达了对亡妻的爱怜和深深的怀念。结处又以幻境谱叙衷肠。全篇屈曲跌宕,一波三折,低回深婉,哀怨动人。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纳兰性德
落日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唐代·吕岩《梧桐影·落日斜》梧桐影·落日斜
落日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婉约思念友人日烘晴,风弄晓,芍药荼醾,是处撄怀抱。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絮从抛莺任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清代·高鹗《苏幕遮·送春》苏幕遮·送春
日烘晴风弄晓,芍药荼醾,是处撄怀抱。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絮从抛莺任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婉约春天,写景抒情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篮举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宋代·汪莘《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篮举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婉约冬天,纪行写景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