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背心怎么叠

背心怎么叠

发表时间:2024-07-20 06:50:22 来源:网友投稿

背心叠法如下:

材料准备:衣服。

1、将衣服正面朝下平铺。

2、把左侧衣袖及部分衣服从肩膀一半处向右折叠。

3、将左衣袖向下折叠。

4、把右侧衣袖及部分衣服从肩膀一半处向左叠。

5、将右衣袖向下折叠。

6、将衣服从下网上折至三分之二处。

7、再向上折至衣领处,完成,背心的折法省去折袖子的步骤。

背心的发展: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裲裆是背心的雏型,为敞领无袖束腰衣,仿自汉代的裲裆铠,取其“当背当心”之意。宋代称作背心。背心源于汉。汉末刘熙在《释名释衣服》中称:“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

裆者即背心这在王先谦的《释名疏证补》中讲得更清楚了,“案即唐宋时之半背,今俗谓之背心。当背当心亦两当义也。”徐珂的《清稗类钞服饰类》也说:“半臂,汉时名绣裙,即今之坎肩也,又名背心。”由此可见至少在2000年前的汉朝背心就面世了。

中国历代关于背心的趣闻逸事是不少的。据《南史》记载,南北朝时,徐州刺史薛安都“著绛衲裆衫,驰入贼阵”杀敌。《实录》对背心也有记述:“隋大业中,内官多服半涂,即长袖也。唐高祖减其袖谓之半臂,今背子也。江淮之间或曰绰子。

士人竞服隋始制之也。今俗名搭护又名背心。”看来唐高祖李渊也是一位背心的积极倡导者。北宋文学家苏轼也爱穿背心,他因“谤讪朝廷”罪而被贬谪到海南岛后回常州地区,在归途中就是穿着背心的。

这在邵博的《邵氏闻见后录》里有记述,“东坡自海外归毗陵,病暑,着小冠,披半臂,坐船中,夹运河岸千万人随观之。”清时有一种“军机坎”称之为“巴图鲁坎肩”,巴图鲁是满语中勇士的意思。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