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2021年高考将增强试题开放性

2021年高考将增强试题开放性

发表时间:2024-07-24 05:47:59 来源:网友投稿

近日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外公布。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2021高考政策是什么?

2021年起,高考考试科目更改为“3+1+2”模式,即由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英语3门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1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组成,满分为750分。

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依据考生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按照物理和历史分类编制计划、分类划定分数线、分类投档录取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批次录取。目前实行新高考的地区有主要有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和浙江等省市。实行6选3模式。6选3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等3科必考,然后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选3科。“3+1+2”实行的地区有主要有福建、江苏、湖北、广东、湖南、河北、辽宁、重庆8个省市。

新高考变动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再区分文理科

原高考生只能选择文科或理科参与高考在2021年新高考政策下不再区分文理科,考生需要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另外在地理、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生物中任意选择三科参加等级性考试。

2、高考总分计算方式改变

原高考是由语数外+综合(文理)构成,在202 1年高考新政策下依旧是由语数外+自选3科构成。自选三科不再评分而是按A、B、 C、 D、E五个等级进行划分,E等级为不合格。以参考人数和卷面得分为依据,原则上等级A的比例为15%,等级B的比例为30%,等级C的比例为30%,等级D和等级E比例共为25%其中等级E比例不超过5%。

3、外语科目可以考两次

原高考外语科目仅可以考一次, 现新高考政策下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选择较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外语考试第一次考试安排在6月, 另- -次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时间安排外语考 试包括笔试和听力测试。

2021高考将增强试题开放性!网友们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2021高考将增加试题的开放性。什么叫实习的开放性,广大网络有各有各的看法,就是说这个题目考的可能会更加灵活,但是对于广大学生来说特别灵活,还真的不见得是个好事情,因为不灵活那就意味着考试范围是固定的,突然增加了灵活性,那就不知道出题的重点有可能在哪些方面了。

初始目的应该是好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能全面发展,增强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避免出现那种死记硬背的情况,但是说的很漂亮,实际做的时候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试题的命题方式基本只有两种,要么就是在原有学过的知识点里面选择一部分挑选一部分让学生去默写,另外就是理解创造,但是再怎么创造也得有个规矩吧,怎么查找是比较和题目的,怎么写能够给他更高的分数,因为判卷子只要是考试就必须得有标准,没有答案怎么判卷子啊,这不行的呀。

只要这个卷子它是有标准答案的,那最终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仍然是朝着这个标准答案去进发所谓的开放性的试题,就算是真的开放了让学生自己去选择一定的范围,它也仍然是在固定的范围之内,不可能给学生完全的自由,因为考试就是这样的,如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没有一个层次的划分,怎么筛选出大家的分数,如果总分750分大家都考到700分,那谁去上清华谁去上专科,这都是问题啊,所以未来这个试题的开发效率增加应该就是指题目它会更加灵活多变。

题目的灵活多变对学生来说不见得是个好事情,因为虽然刚开始的目的是好的,但是越是注重灵活学生越是不知道从哪复习,要说到这个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哪是那么好提升的呀,因为不同的地方经济发展条件不一样,教育水平也不一样,要是北上广深这些地方教育资源比较丰厚的,教学条件也不错,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可能都挺好的,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可能就是根据课本上的一些知识老师讲学生做题,然后练习其他德智体美方面怎么发展,没有条件啊。

广大网友对此的评价都是不一样的,有人说这是个好事,有人说这增加了确定性不见得是个好事,但是一项新的政策的实施必然是带有风险性的,就算刚开始实施也是小范围的试一试,刚开始浅尝即止,不可能进行大范围的改革,肯定是要逐步适应的,刚开始这两年要看一看命题效果到底如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