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无用功,填报志愿需要这些资料
高考志愿填报之前,需要收集一些参考数据和资料,现在网络比较发达,所以很多考生在正式填报高考志愿之前都会收集很多相关的信息。但是我们要知道只有收集到的信息有用这项工作才是必要的,不然就可以说是做了无用功的。但是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报考志愿,所以今天高中学习网小编就来大家来看看应该收集哪些信息以及怎么收集。
高校投档线数据
投档线数据一般在省考试院官网有下载。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你最好找齐三年投档线数据,如果只能找一年,那么以上一年的参考价值最高。
投档线数据主要应用在初选大学的阶段,借助三年的投档线数据,结合招生人数的变化因素,也有利于我们大致预估院校今年的投档线会在什么位置,这是填报志愿的基础。
高校专业录取数据
建议家长在高考前根据孩子的模拟考试成绩,利用线差、或位次(在能够获知位次的情况下)的方法,借助往年的投档线数据,大致圈定孩子适合报考的院校层次,并在这个范围内选择孩子和自己都有意向的院校,登录学校官网搜集其近三年的专业录取数据。
近三年的一分一段表
高考填报志愿时,单单有投档线、专业录取线数据两项并不能完成报考工作。因为不同年份的高考分数之间没有直接可比性,考生需要借助一分一段表实行等效分的转换。如今年考了600分的考生,你不能直接去参照去年600分填报志愿,而是根据你的位次,如你的600分排在全省3000名,那么你应该参考去年3000名的成绩分析志愿。一分一段表通常也在考试院官网下载。
除此之外对于考生有意向的学校,家长可登录阳光高考平台,了解高校的招生章程,清楚其专业录取规则、以及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的要求,也是必须的。
高考后,填报志愿需要带什么东西?
携带好准考证、身份证、报考志愿书,搜集目标院校资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关规定,熟读目标院校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
查询目标院校及专业近几年在各批录取分数和录取考生的位次情况。院校历年录取分数(或线上分数差)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院校录取的难易程度,提前了解目标院校历年录取情况,对考生志愿填报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扩展资料:
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把大学选择好,因为现在高考都是先出成绩然后才填报志愿的,所以在选择学校上,就给了我们很多的空间,选择上什么样的大学,首先要知道我们想要去哪个城市,对什么感兴趣,自己对以后的规划是什么,这些都是影响选择大学因素。
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不要网上说这个大学好,你就选择这个大学,尽可能的去你想要报考的大学参观一下,有时候网上说也不一定是准确的,还要参考一下家长想要让孩子作为什么样的人。
2022高考志愿填报,哪些参考材料是必须准备的?
高考志愿填报首先需要准备的是研究章程和参考手册。仔细研究你申请的高校的录取规定,特别是各专业对考生的要求,如体检、外语、单科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是否符合申请要求。参照省招生办发放的志愿手册或录取分数分布统计,将考生成绩和各类别总分(或综合分)合并成一个段表,仔细分析录取信息近三年录取院校及专业。
其次需要仔细查看省招生办印发的高校招生计划。仔细研究你申请的高校的录取规定,特别是各专业对考生的要求,如体检、外语、单科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是否符合申请要求。另外参照省招生办发放的志愿手册或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结合考生成绩和各类别总分信息。了解您所申请批次的录取和录取的相关方法和规定,了解您所在类别的高考志愿设置和备案录取规则。
再者需要准备类别、学校、地区和专业书本资料。包括近年国家专项、地方专项、军队武警院校、公费医学方向学生的录取分数,对申请这些项目的考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如果候选人能抓住早期批次的机会,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的职业发展。对于许多农村候选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
要知道专业是考生自愿选择的核心因素,一般与大学学习兴趣和职业趋势有关。重点大学有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也有特色专业。无法一概而论地选择大学或专业;考生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性格和特长的专业,改革省份考生还要考虑考试科目范围等因素。专业的选择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的专业很抢手,但就业冷门。需要理性判断。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