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初一数学移项的技巧

初一数学移项的技巧

发表时间:2024-07-25 15:32:09 来源:网友投稿

初一数学移项的技巧是:移项的原理就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

一、何谓移项

例1解方程5x+2=7x-8。

为了使方程化为ax=b的形式,我们就要把同类项合并,但它们又不在等号的同侧,如何合并。不妨我们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2,然后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7x,这样就得到:5x-7x=-8-2,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就可以了。

这里的7x就改变符号移到了方程的左边,2就改变符号移到了方程的右边,这种变形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二、怎样进行移项

我们还是先看上面的引例:解方程5x+2=7x-8。

分析:为了使方程化为ax=b的形式,未知项可以移到方程的左边,已知项可以移到方程的右边,或者把未知项可以移到方程的右边,而把已知项移到方程的左边,于是我们根据移项的法则,可以得到下面两种解法。

解法1:移项,得5x-7x=-8-2,合并同类项,得-2x=-10,系数化为1,得x=5。

解法2:移项,得2+8=7x-5x,合并同类项,得10=2x,系数化为1,得x=5。(最后口算验根)

结合解法1和解法2,启发我们总结出求解像这样的一元一次方程时,它的移项规律是什么。(一般地,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一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另一边),习惯上多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左边,有时为了简单也可以移到右边。

比较一下两种解法,未知项移动的方向不同,但都能把方程化为最简形式ax=b,进而求出方程的解。

移项相关解释

为什么一定要先改变移动的项的符号后才能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呢。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根据减法法则:a-b=a+(-b),即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当我们想把左边的某项(如x)移到右边时,其实就是在左边减去了(x)这一项,由据同解原理,我们也必须在右边减去这一项,再根据减法法则,右边就须加上这项(x)的相反数,所以左边的项(x)减掉后(从有到无),右边就出现它的相反数了(从无到有)。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左边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了右边。把方程右边的某些项移到左边,是同一个道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