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统觉理论的通俗说法

统觉理论的通俗说法

发表时间:2024-07-26 06:06:32 来源:网友投稿

统觉理论的通俗说法:统觉是一种自发的活动,它主要依赖于心灵中已有内容的影响。

“统觉”是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学理论,“统觉”(apperception)一词内最初是由莱布尼兹提出的。容莱布尼兹认为,统觉是一种自发的活动,它主要依赖于心灵中已有内容的影响。

通过统觉人们理解、记忆和思考相互联合的观念,从而使高级的思维活动的一完成。康德继承并发展了莱布尼兹的统觉理论。康德认为统觉是理智的活动,统觉的能力不是建立在灵魂已有内容的基础上,而是由一切产生于外界的经验所赋予的。

赫尔巴特统觉理论的基本含义是,当新的刺激发生作用时,表象就通过感官的大门进入到意识闽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地位。赫尔巴特指出“统觉,或内在的感觉,只有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才会发生。”

所谓统觉的条件,主要是指兴趣。根据赫尔巴特的观点,兴趣是指观念的积极活动状态,是一种好奇心和智力活动的警觉状态,正因如此,兴趣赋予统觉活动以主动性。他认为当观念活动对事物的特性产生了兴趣这样一种活动时,意识闽上的观念就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

统觉和知觉的区别:

1、统觉是指知觉内容和倾向蕴含着人们已有的经验、知识、兴趣、态度,因而不再限于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知。

2、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例如看到一个苹果,听到一首歌曲,闻到花香等,这些都是知觉现象。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