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红云岩风景区的历史沿革

红云岩风景区的历史沿革

发表时间:2024-07-26 12:22:20 来源:网友投稿

洪云岩景区位于冷水江市潘桥乡洪云村,集悬岩、古刹、洞天于一体。相传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明宗宝江川王书“鸿云胜境”四字于洞口,笔情秀健,鸿云洞所以而得名。道光《新化县志》上曾记载:“鸿云岩,界税塘、潘溪、三尖之间。一石康良跨塞两山,上平高岗,下咽狭涧,水潜低出潘溪。岩高如鸿梁然,可无视弓余。”鸿云岩下有上、中、下三洞。洞周皆湘竹青翠,青松岸立,苍蔓缠木,山石千姿百态。上、中两洞,深曲而黝黑,凉风侵骨,至今尚未开发,少有人入。下洞即鸿云洞,洞口开敞豁达,前临深壑,别有风情。沿崖砌有木栅石墙,以保游人安全。”历史上也称此洞为湖南八景之一。有古诗形容道:鸿岩磅礴洞深幽,满目琳琅不胜收;洞中生洞世间少,鬼斧神工巧雕成。鸿云岩有上、中、下三洞,上、中两洞尚未开发,下洞即鸿云洞,洞口开阔,前临深壑,使人毛骨悚然,不过沿崖砌有石墙,造有木栅,以供游人观险。洞内为石厅宽400m,高约10m,景象宏伟壮观,阳光斜照,半明半暗,冬天气温宜人,最宜修身养性,洞右有飞涓悬岩,洒落松竹林之间形成一幅天然的松竹飞涓图,洞顶缝中有一泉水,长年不断,有如珠帘帷幕,滴速均衡,人称“仙子送水”。每当斜阳照射,就耀眼生辉,给幽静的石洞增添了无限光彩。景区有寺院五栋,大小佛像300余尊,雕刻细致,形象逼真。正殿内供有如来佛祖、观音大士、关圣帝君三尊高大菩萨,金碧辉煌。殿中央有一巨型天然石柱,上面镌刻着龙凤呈祥、双狮抢宝及诸多飞禽走兽图案,栩栩如生。洞内半明半暗,冬暖夏凉。洞外100多座石碑,堪称湘中碑林。“文化大革命”期间,庵院、佛像、碑林多处被毁,但所以地风光独特、历史悠久而远近闻名,香火旺盛。据县志记载明万历43年明宗,大乘山宗金江川王来此一游,并书“鸿云胜境”四字,笔迹秀健,堪为书法精品。鸿云岩削两山之麓,以突兀奇特著称,岩两侧如鹏展翅,中间如鸟背隆起,形成一个天然溶洞,洞门开放,景色壮观。由洞口进入有上、中、下三层,洞口大中有一庵,为观音大士香火佛地,后人来此朝圣颇多。游览题咏不少,集风景、名胜、古迹之大成。洞内第一厅约400平方米,阳光斜照,半明半暗;冬暖夏凉,气温宜人。洞右有飞涓悬挂,洒落松竹林间,天然一幅松竹飞涓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洞顶岩石夹缝中,有点滴泉水溅出,长年不断,滴速均衡,人称“阴阳水”,或“送子仙水”,古时求者甚多。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