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明代青花底部特征

明代青花底部特征

发表时间:2024-07-27 23:04:06 来源:网友投稿

一、盘:

①底较深:足深等于足高;圈足边墙与底面垂直;足端露胎线内外沿两面切削,外沿刀力较重。

②底极浅:足深等于足高或小于足高;圈足内壁与底面垂直,或二者组成之角略小于90°;圈足外壁向心倾斜与器胫组成150°角;足端露胎线内外沿两面切削,一面(内或外)重刀。

③底极浅,圈足下端稍敛,足深小于足高(约小1/3);圈足内壁与底面垂直;圈足外壁向心倾斜;足端露胎线内外沿两面切削,外沿刀力较重。

二、碗:

①圈足边墙与底面垂直:足深等于足高或大于足高2倍至3倍;足端露胎线内外沿两面切削,或有加工修饰,仍见旋削印痕。

②圈足下端略收,足深等于足高,或略大于足高;一般圈足较深,亦有圈足较矮。

③圈足直径较小,下端微敛,足深略大于足高;圈足露胎线平切,或外沿加轻刀旋削。

④圈足下部向外侈张,其内辟与底面组成之角稍稍大于90°,足深略大于足高;足端胎线平切,或内外边缘切削呈鲫鱼背形。

从盘与碗两种不同器物上,体现出明青花双圈底足的特点。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