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程度和高度的区别

程度和高度的区别

发表时间:2024-07-28 03:18:35 来源:网友投稿

一、程度

①法度;标准。

唐刘禹锡《论废楚州营田表》:“皇明鉴微,特革斯弊……但以田数虽广,地力各殊,须量沃塉,用立程度。”宋叶适 《经总制钱二》:“本朝人才所以衰弱,不逮古人者,直以文法繁密,每事必守程度,按故例,一出意则为妄作矣。”宋陈亮 《谢杨解元启》:“程度愈谨而豪杰之气渐以拘,禁防益密而旷达之士遭其辱。”清刘大櫆 《乡饮大宾方君墓志铭》:“为童子时,应对长者,言词多明辩,而揖逊多中程度。”

②程限;进度。

宋苏辙《游金山寄扬州鲜于子骏从事邵光》诗:“我行有程度,欲去空自惜。”元郭钰《访友别墅》诗:“读书程度输少年,中酒心情厌日长。”《明史·张本传》:“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

③文化、教育、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水平。

唐韩愈《答崔立之书》:“乃复自疑,以为所试与得之者,不同其程度。”鲁迅《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脸谱,当然自有它本身的意义的,但我总觉得并非象征手法,而且在舞台的构造和看客的程度和古代不同的时候,它更不过是一种赘疣。”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果然你的程度比我高,我做了一个俗人,碰来碰去,尽是正派女人。”

④事物发展达到的状况。

老舍《四世同堂》三五:“他不是医生,但是凭他的生活经验与人格,邻居们相信他或者比相信医生的程度还更高一些。”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五章:“大家看看这些阶级敌人,这些反革命,残忍到什么程度!”

二、高度

(1)从地面或基准面向上到某处的距离;从物体底部到顶端的距离。

巴金 《灭亡》第一章:“在他底前面真正立着一根竹竿,而且还拼命地往上长,差不多到了不可捉摸的高度。”

(2)引申指抽象事物发展所达到的高的程度。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所以发展至高度时,程式与原来事物的关联虽犹存留可见,而往往添出奇异‘细节’以直捷痛快地表达特有的意义。”

(3)程度很高。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章:“今天,他的精神更是高度集中。”

高度(Altitude):是指自平均海平面至一个平面、一个点或者可以视为一个点的物体的垂直距离。

为确定元件、设备或其他产品在在贮存、运输和使用中对某一高度(低气压)环境的适应性而将样品放入试验箱(室),然后将箱(室)内气压降低到有关标准规定的值,并保持规定持续时间的试验叫高度试验(也叫低气压试验);若是某一水平面以下的高度如-500m的环境适应性的试验叫正气压试验(也叫负高度试验、正压试验、过压试验、高气压试验)。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