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劳埃德镜干涉原理

劳埃德镜干涉原理

发表时间:2024-07-28 04:54:15 来源:网友投稿

原理同为分波面干涉,将同一光源同一时刻发出的光按照不同发射方向将光分成若干部分,向上发射的光直接射在光屏上,而向下发射的光则经过平面镜反射射入光屏。所形成的图样光强分布可参考研究杨氏双缝干涉的方法(此实验与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结果正好相反,不可套用杨氏实验公式)。若把屏幕放到和镜面相接触的位置,此时从、发出的光到达接触点的路程相等。光程差为0,在处应出现明纹,但实验结果表明在接触处为一暗纹。这表明直接射到屏幕上的光与由镜面反射出来的光在该处的相位相反,即相位差为 兀。由于入射光的相位没有变化,所以只能是反射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并反射)的相位跃变了。

进一步实验表明,光从光速较大(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射向光速较小(折射率较大)的介质时,反射光的相位较之入射光的相位跃变了。由于这一相位跃变相当于在反射光与入射光之间附加了半个波长的波程差,故常称作半波损失,具体解释需要参考菲涅耳公式。劳埃德镜不但显示了光的干涉现象,而且还显示了当光由光速较大(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射向光速较小(折射率较大)的介质时,反射光的相位发生了跃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