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上四个字啥意思
四个字分别是:故、显、考、妣
先说“故”。在汉语里“故”当做两种含义:一种是亡故的、不复存在的。比如“故友”、“故国”;还有一种含义,指的是过去的。比如“故人”或者“故事”。而墓碑上的“故”当然指的是前者:亡故的人。很多人读到这里或许会觉得质疑:墓碑上的名字,难不成还会是活人?所以认为这个“故”颇有一种画蛇添足的味道。但其实并非如此,华夏文化主张慎终追远,这个“故”更是一种代指:将缅怀的情节寄托在这个“故”里面。
再说“显”。在最初“显”这个字出现在墓碑上,往往指的是墓主人生前有一定的成就,地位显赫。
比如在朝中做官,或者有什么功名,最起码也要说个乡绅之类的人物,才能在墓碑上使用这个“显”字。而寻常百姓的墓碑上,则是“先”这个字样,其含义和“故”雷同,一般认为起到强调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寻常人家在家中故去的人的墓碑上,也用了“显”这个字——其实个人感觉,逝者已矣,生前的显赫在故去的时候,是没有区别的,所以“显”作为一种礼节意义上的称颂,可以用在墓碑上,无所谓阶层、地位。
然后说“考”。在古代确定华夏礼仪的典籍叫《礼记》,《礼记》顾名思义,是记载周礼方方面面的书籍,在后世被儒家奉为“五经”之一,科举制度产生后,《礼记》算得上必修科目之一。而《礼记》在称谓这方面,有着这样的规定:那就是父亲在世的时候称之为父亲,去世后则称之为“考。”
最后说“妣”。所谓“妣”,其出处和“考”一样,指的是母亲在世的时候称之为母亲,去世的时候则叫做“妣”。成语里有“如丧考妣”,指的是如同父母双亡一样。在当下很多墓碑上的惯例都是:故显考XX、显妣XX的字样。按照我国传统,往往奉行合葬模式,所以一块墓碑下,往往安葬着两位故去的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