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文言文策的古意是什么

文言文策的古意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7-30 15:12:48 来源:网友投稿

①竹制的马鞭子。

《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马说》:“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鞭策。《马说》:“策之不以其道。”《中山狼传》:“策蹇驴,囊图书。”③竹杖;拐杖。《淮南子·夸父逐日》:“夸父弃其策。”④拄着(拐杖)。《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憩。”⑤写字的竹简;书册。也写作“册”。《王冕读书》:“执策映长明灯读之。”⑥记录;登记。《木兰诗》:“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⑦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及任免的文书。《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⑧古代政论性文体名;策论。如苏轼的《教战守策》。《海瑞传》:“即伏阙上《平黎策》。”⑨计策;计谋。《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后序》:“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策名】指出仕做官。古代出仕做官之人,都要在自己上司的名薄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以表明从属。范晔《后汉书·蔡邕传》:“吾策汉室,死归其正。”【策士】谋士,指古代在大官或名人门下出谋划策的人。柳宗元《沛国汉原庙铭》:“故曲逆起为策,辅成帝图。”(曲逆:曲逆侯陈平)【策问】汉以来科举取士,以政治、经济等设问,写在简策上,让应试者分条解答。也称“对策”。《后汉书·和帝纪》:“帝乃亲临策,选补郎吏。”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