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从整体到局部);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首尾规律);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动作(近远规律);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小规律);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从无意到有意)。
规律一: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从整体到局部)
比如:满月前的儿童受到痛刺激后,边哭喊边全身乱动;现在我们手部不小心烫伤时会下意识的甩手。儿童最开始动作的特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我们的动作能够更加的分化,专门化。
规律二: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首尾规律)
比如:“三翻六坐七八爬”,儿童最先学会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走。
规律三: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动作(近远规律)
比如:靠近头部和躯体的部分先发展,远离身体中心部分动作后发展;儿童动作发展是最早出现头和躯干的动作,其次是双臂和腿部的有规律的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规律四: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小规律)
儿童先发展的是大肌肉动作,先学会的是手臂和腿部的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手和脚的动作。孩子先学会走跑跳等基本动作,也是大动作的发展,逐渐发展到小班的时候可以使用勺子吃饭,中班的时候可以使用筷子吃饭。
规律五: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从无意到有意)
无意是指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力努力;有意是指有目的,需要意志力努力。
比如:人一出生就具备的眨眼、吮吸等动作都属于无意动作;我们学习一支舞蹈或者是一组动作都属于有意动作。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