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泰山的地质科学成因

泰山的地质科学成因

发表时间:2024-08-15 12:54:42 来源:网友投稿

泰山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太古宙时期,泰山奠基阶段;

(2)古生代时期,泰山地区被海洋覆盖;

(3)中生代时期,泰山抬升出露地表,初露真容;

(4)新生代时期,断块抬升。

孕育阶段:距今约27.5亿年,泰山地区最古老的岩石形成,尤以科马提岩在国内独树一帜。随后在27~25亿年之间,多期次岩浆作用将早期的岩石肢解、融化,残块以不同规模的包体赋存于后期形成的岩浆岩中。这一时期奠定了泰山的物质基础。沉降阶段:古泰山经过了十几亿年的剥蚀以后,地势趋于平坦。到了6亿年前左右,这里的地面开始沉降,海水淹没了古陆地,变成了一片汪洋,保存了厚达2km的沉积岩,主体为寒武-奥陶纪海相地层和石炭-二叠纪海陆交互相地层。此时“泰山”深埋于地下数千米。雏形阶段:距今1亿年左右,在燕山运动影响下,泰山南麓产生了多条断层。受最南侧泰前断裂的控制,泰山开始抬升,覆盖在古老岩石之上的巨厚沉积岩被风化和流水侵蚀,泰山岩群及其它多期次的岩浆岩暴露地表,形成了今日泰山的雏形。成形阶段:距今3千万年左右,泰前断裂继续活动,同时中天门断裂、云步桥断裂也活动加剧,三组主要断裂形成并导致泰山地区岩石受到不同方向的切割断错,在后期各种地质作用下,雄伟壮观的泰山最终形成。从而奠定了泰山的基本轮廓。各种外力的综合作用,逐渐雕琢和塑造成现今雄伟壮丽的泰山。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