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河南出土的商代文物“司母戊鼎”是用哪种材料制成的

河南出土的商代文物“司母戊鼎”是用哪种材料制成的

发表时间:2024-07-19 00:38:49 来源:网友投稿

河南出土的商朝文物“司母戊鼎”是用青铜铸造而成,是目前发现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又叫作“后母戊鼎”,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司母戊鼎是我国商朝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之作,整体造型典雅厚重,纹饰精美端庄,是难得的精美器物,一直被考古学家们看作是青铜铸造时代的巅峰之作,因为它代表着3000多年前商朝时期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

商朝时期国家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人们也开始越来越注重祭祀礼仪,而这尊方鼎就是祭祀所用,这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了祭祀母亲妇井而著作的器皿,“戊”是妇井死后的封号,“司母戊”的意思也就是“祭祀母亲戊”的意思。

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安阳市武官村被挖掘出来,因这尊鼎的腹部著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铜鼎高133厘米,壁厚6厘米,重量达832.84公斤,四周铸有精美的虎纹、鱼纹和饕餮花纹,使这尊方鼎看起来更显威严。

饕餮上古传说中的神兽,性情贪吃,古人把它铸在青铜器上,是为了表达希望丰衣足食的愿望。

从司母戊鼎的铸造工艺上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商朝已经有了成熟的铸造技术和冶金技术——模范法,这种铸造方法需要工匠拥有精湛的工艺技术,熟练的掌控青铜融化、凝固时的形态,并对青铜溶液中的金属配比非常精准,青铜其实并不是单纯一种金属材质,而是由铜、锡、铅配比而成。

这尊方鼎再出土后便被称为“司母戊鼎”,但是在2011年央视主持人在介绍故宫文物时,却将这尊方鼎称为了“后母戊鼎”,后来这两个名字一直引发很多专家的争议,不过“司母戊鼎”却先入为主,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