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音乐结构的定义

音乐结构的定义

发表时间:2024-09-17 21:06:31 来源:网友投稿

这里的结构说的和曲式的确不一样,这点狂瓦说得非常对。这里面需要解释一下。曲式也是结构,曲式确切的说是构架,属于大结构。但是大结构后面由无数小结构组成的。具体给张图。这是我自己用的总谱,大家注意一下我上面用铅笔画的竖线。

这是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第二乐章。选这个纯属巧合,因为身边正好有这本总谱。我所有用铅笔在谱子小节线加粗的地方都是作品的结构。每个结构有大也有小,划分的依据就是和声走向。因为和声决定结构。每个终止式转调都是有一定的音乐内容的。这个内容就是音乐在干什么,不是很多人强加的“内容”。比如看第一个图,前五小节是一个音乐整体,而且是个3+2的形式,每个指挥都要考虑这五小节的音乐应该是个什么走向,而且如何走下去。一个作品就是这样被拆解,然后经过深思熟虑又重新装在一起的。伟大的指挥家对于这种结构的把握都很强大,这也是他们背谱的一种思维方式,也同时是他们最后把结构抓在手上的手段。这是指挥最基本的必修课。当然能做得有多好,就看功力了,这个功力就是对于音乐的经验,对于作曲家思维的把握,还有就是如何把每个结构处理得尽善尽美,而又不影响整体的音乐结构。比如死与净化里面只有最后那次爆发才是真正的高潮,前面几次要是都爆发完了,整个作品的结构就被破坏掉了。每个指挥或者说每个演奏家都会在这方面下大工夫,如何把整个音乐经营好。好的音乐家或者指挥家诠释的作品,如果结构方面把握得好,就能做到一气呵成没有任何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如同坐车游玩,一路顺风,一切顺畅。反之就觉得一段一段的,要么就是一直都是强的,要么就是一直都是一个色调。结构就仿佛是文章的段和句。把句子搞清楚了,才有可能把握段落,把握段落才能把握音乐。这是诠释者对于音乐真正的理解,而不是找所谓的感觉和气氛。只有把这些东西都搞明白了,才算把握了音乐。所谓的感觉和气氛,那是最后的工作。最多只占工作部分的5%,如果只剩这百分之五就不是音乐了,但是仅仅是有了前面的95%,音乐就缺乏灵气。当然能把这95%做到做好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大多数音乐家缺的不是后面的5%,而是缺乏前面的95%,导致那5%根本就发挥不出作用。当然不是所有音乐都强调这种结构感的。但是大多数音乐都存在这种结构感,只是,不是看在诠释中是否站主导地位。比如印象派的作品,这种结构就是一个辅助的元素,重要的是如何解释色彩,而且印象派的作品在这种和声逻辑上也不是超级的强,所以结构就变成了一个相对次要的元素。或者歌剧虽然也有结构,指挥家也都会看结构,但是,所有的结构都是跟戏剧一体的,必须得了解戏剧,了解歌词的内容人物的内心,才能理解音乐的作用,才能把音乐和戏剧融合一体。

来源于http://tieba.baidu.com/p/2233645016?pn=1,不过还是希望能够采纳!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