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第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

《第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4-11-13 18:01:39 来源:网友投稿

《第三个小板凳》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情感变化。

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情境。

精读故事:引导学生分段阅读,感受人物情感变化。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情景表演:让学生分组进行故事表演,进一步感受人物情感。

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四、教学评价

评价学生是否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情感变化。

评价学生是否具备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